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这种问题,郑仁自打开始工作以来,就被人问过无数次。
        
抢救呢,哪有时间回答这种事儿。
        
“他住的地方远不远?派人去看看!”郑仁的声音高了10分贝。
        
“哦,哦。”工友马上点头,“不远,不远,就在工地住。他是工头,自己住一个屋。”
        
说着,他拿出一个老旧的手机,开始打电话。
        
很快,消息回来。
        
“大夫,没发现什么。”工友愁眉苦脸的说道:“就半盘木耳,一点花生米,还有一瓶二锅头,说是二锅头已经见底了。”
        
“让人把吃的东西都保存好,马上送过来!”郑仁的声音又大了10分贝。
        
虽然有理不在声高,但短时间内能让一个陌生人相信自己的话,声音和武力是绝佳的两种武器。
        
“好,好。”工友连连应道。
        
郑仁却不理他,大步走进抢救室。
        
“化验回报了么?”周立涛也在屋子里吼道。
        
患者状态不好,根据其他人讲,一早的时候他还算是正常,只是说自己有点恶心,呕吐了几次觉得略缓解一些。
        
但之后表情冷淡,不愿意说话。还以为他是宿醉,其他人也就没管太多。
        
直到他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后,这才被人送到912来。
        
周立涛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患者脏器衰竭,有可能是米酵酸菌中毒。
        
“问过了,吃的木耳。”郑仁在周立涛身边说到:“叫重症的人下来,抓紧时间送上去吧。”
        
“啊?问过了?!”周立涛这面一直在忙着进行最初的抢救工作,一直没时间去询问病史。
        
听郑仁这么一说,和他的猜测完全吻合。
        
那就没什么犹豫的了。
        
打电话,找ICU下来会诊。
        
这时候患者的急查化验单也回报了。
        
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肌酐、尿素氮已经飙升天际。各种转氨酶、胆红素、总胆、直胆、间胆等数值也都触目惊心。
        
患者直接推ICU,后继治疗,郑仁觉得不是很乐观。
        
症状太重,患者来的有点晚,这是最大的遗憾。
        
希望912重症的医生技术水平精湛,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不是外科手术能解决的,郑仁也就没跟上去。
        
自己重症水平有点,但也就是专家顶级,还没到大师级的水平。
        
就不去献丑了。
        
折腾将近一个小时,食物中毒的患者送走,急诊科暂时又安静了下来。
        
“郑老板,米酵酸菌中毒,您有什么好办法么?”周立涛知道厉害,所以安静下来他首先询问郑仁。
        
明知道很难,却还想着会有什么特效的药物是自己不知道的。
        
最好能有某种药物能够力挽狂澜,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让患者柳暗花明。
        
郑仁摇了摇头。
        
周立涛有些无奈,有些沮丧,有些惋惜。
        
“这是今年第3起米酵酸菌中毒的事件了。”周立涛叹了口气,道:“郑老板,每次看到我都很无力。”
        
“前两起怎么样?”
        
“一个死了,一个活了。活过来的有肾功能不全,以后要经常性的接受透析治疗。”周立涛道。
        
这也在意料之中。
        
郑仁抿嘴,心里很遗憾。
        
“我一直琢磨,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知道这事儿。”周立涛道:“就是一件小事,只要注意点,或者知道的人多了,肯定不会有问题。出了问题,也能及早发现。”
        
“科普工作,很难做。”
        
“郑老板,您说我建个公众号怎么样?”周立涛忽然灵机一动,说到。
        
“收费不收费?”
        
公众号,很多……或是绝大多数都是收费的。
        
收费的公众号受众就要少很多,但更容易精准的直接命中目标人群。
        
“不收费。”周立涛很肯定的说到:“我去问问公众号怎么建,急诊科就是一个大窗口,以后我弄个二维码在桌子上。需要,就扫码关注。我在公众号里定时科普一下,或许能有点用。”
        
郑仁点了点头。
        
这是一腔子热血,虽然在不相干的人看来是“小事”。可这种小事,落在个体的人身上,就变成了一件大事!
        
天大的事儿!
        
“你弄吧。”郑仁道:“我这面要是遇到了什么患者,找人写小短文发给你。”
        
“哦?郑老板也有兴趣?”周立涛觉得自己是脑子有病,才会动这个念头。郑老板可是大忙人,怎么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
        
“前几天遇到了一个胃结石的患者,你猜怎么犯的病?”郑仁问到。
        
“您跟我说过。”周立涛笑道。
        
“呃……是自己买了山楂,晒干之后就酒喝。说过这事儿啊,怎么什么事儿都跟你说了呢?”郑仁道。
        
周立涛想了想,便点头道:“郑老板,那就麻烦您了。我找没事儿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开始弄。虽然用处不大,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一些。”
        
“嗯。”
        
“您那面遇到的病例多一些,水平也高,在不影响发文章的前提下,找时间给我点宣教的文章。谢谢,谢谢。”周立涛双手合十,很诚恳的说到。
        
这人……郑仁觉得周立涛愈发有趣了。
        
急诊科,是个窗口。面对的,绝对不是温文尔雅,而是常年被浸泡在各种负面情绪之中。
        
所以急诊科是没人愿意来的,全国急诊医生缺成什么样了。
        
但就是这种环境下,周立涛依旧出淤泥而不染,依旧一腔热血。
        
科普工作虽然简单,而且效果有限。但周立涛的态度是对的,做了总要比什么都不做强。
        
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工作,日积月累的普及下来,很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
        
“周总,辛苦。”郑仁很认真的说到。
        
“唉……”周立涛刚要说什么,护士值班室那面传来孩子响亮的哭声。
        
两个人马上从治病救人的初心中被踢了出来,意识到还有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手里。
        
MD!郑仁苦笑。
        
以后打死不来急诊科!这都什么破事儿!
        
这面工作又忙又累,各种怪事儿层出不穷。要是放自己头上,能把孩子给带回家?
        
宁叔看见了,会怎么想?
        
自己现在手术逐渐国际化,之后怎么办?
        
一群孩子抱着自己的大腿叫爸爸?
        
一想到这个画面,郑仁就不寒而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