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 177 章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6 07:05:36
        
王玚见他们几个来了忙起身相迎, 又道:“不是说了辰正出发的?怎么大家这样早便过来了。”
        
杨玖城年岁同王玚相差不多,略小几岁,还未曾及冠, 如今还未取得功名,在一众人面前便显得有些腼腆,闻言温和道:“是卫大人叫起来的,我适才迷迷糊糊的,不想他就过来闹起来。”
        
刘博闻也笑道:“确实这样。卫兄方才几时便醒了?又过来闹我们两个, 那不知道的,只怕还就当是卫兄娶亲, 这个张狂样儿!”
        
从跟着王玚在礼部历练了, 虽之后仍是回了翰林院, 刘博闻倒是硬气许多, 待人接物慢慢大方起来, 平常也能笑谈几句。
        
卫若兰听得大笑起来, 得意扬眉道:“我却不是为了自己才这样兴致昂昂的,却是为了你们。”
        
一句话说得众人都好奇看他, 卫若兰便笑道:“从认识了隽和, 我见着他就是这幅沉稳模样——那时才几岁?不过十四五罢便就在扬州官场上陪着周旋,瞧的我都佩服!后来到了京城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好话儿,净听见那辅臣上官说他稳重了,比的倒像咱们毛头小子似的。如今他盼了许久的夫人要娶了, 我能不过来看看?许就是这一回能瞧见他也跟个毛头小子似的慌手慌脚的了!”
        
刘博闻和杨玖城笑起来,连年岁长些方才撑住了不语的刘龄也忍不住笑。
        
王玚这时候反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反唇相讥道:“卫兄是想着我不曾见过你娶亲的样子?那才是慌手慌脚的!”
        
卫若兰连连摆手道:“成了,成了!才说一句,你就要揭老底,这叫人怎么受得住!”
        
王玚这才罢手。
        
几人说笑间,就听外头自鸣钟响了五下,便有小子从前头院子过来禀道:“太太开了祠堂,族老们也都齐了,请大爷过去祭拜呢!”
        
王玚回一句知道了,便叫他出去等着,自己却拱手向几人道:“诸位,我先一步过去祭拜祖宗,却是不能陪了——刘兄你来得多了熟悉些,替我招待友人罢。”
        
刘博闻忙道省的,又叫王玚快些过去,“误了吉时就不好了,再说叫族老们等着也不大妥当。”
        
王玚点头应了,卫若兰却又笑道:“隽和这里还省事儿,幸而祠堂离得不远。不知新娘子那边是如何忙乱。”
        
杨玖城也道:“也是圣上恩典才叫柔嘉郡主比照公主出嫁的例子,可不是要从宫里头拜见过才成的?这回狩猎,宫内各位娘娘并不曾随驾——往年平昌公主也多去的,今回不曾跟着,想也是为了送一送柔嘉郡主。”
        
他又笑道:“只是隽和多费些事,还要往宫里头拜见。”
        
王玚摇头道:“却也不麻烦,宫里老太妃病着,如今已经不见外人。只消陛下的承乾宫与中宫外头遥拜,再往贵妃娘娘那儿过去便是——我不过时辰略晚些时候,郡主却是今晨便过去了的。”
        
原来承元帝还记着要令黛玉以公主之礼出嫁的话,所以特地命皇后传了懿旨,就在比着前几个公主的例子,令黛玉清晨寅时拜过林府先祖便往周贵妃的靖福宫中去,从靖福宫中出嫁——这倒是便宜了贾敏。
        
若是从林府出嫁少不得要请亲友来宴客,赶上来巴结的人多了,贾敏更是无处躲无处藏的,也不得亲眼瞧黛玉出门,心里不免遗憾。若是至宫中行事,便无那不相干之人,且能有周贵妃和王姑姑从旁帮衬,事情也圆满。
        
不过是仪程上繁琐些——公主出降不比寻常人家,只怕王玚经这一场也要累坏。
        
仍说这里,刘博闻一壁送王玚出门,一壁道:“这个都是恩宠,总归是圣上看重——隽和还是过去祠堂,省的伯母久等。”
        
王玚也怕耽误,闻言便不多说,不过略向众人点头便带着一众小厮去了祠堂正门外。
        
牛夫人是宗妇,论礼是得以进祠堂的,更不必说今日是王玚大婚,不止牛夫人过来,连二叔家的傅夫人也守在堂前——二叔王子胜于任上不得擅离,傅夫人却着实惦念,到底还是赶了回来。前日才到的府上,不过歇了小半日便过来这边帮忙,却叫牛夫人心里好一番过意不去,还是傅夫人劝她:“嫂子何必这样客气?到如今我也没个一儿半女的,玚儿便跟我亲生的一样。他的大日子,我怎好不回来帮衬一二?嫂子快别这样,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只管说。您也别太操劳了,咱们都是有岁数的人了,仔细伤了身子。”
        
牛夫人听了好生欣慰,再三谢过了傅夫人才好了。
        
今日原是托傅夫人在前头招待宾客,预备是辰时才过来,不想傅夫人不肯,一定要看着王玚拜祭祖先,“这也是咱们一家子的大事,瞧见这个,纵是我不能了,也安心。”
        
这个王玚却不知情,是以见着了傅夫人还诧异,忙也上来问好,“叔母这般早便过来了?”
        
傅夫人笑着点头,又拉着手好一番问候,才叫他过去了。
        
王玚这里祭祖却不是什么繁琐的,照年下祭祖的仪程来就是,往年不知做过多少回,纵使不是主祭,也看着王子滕做过。都是有数儿的东西,不过将祭文换了一篇,王玚照着念了就完了。
        
他也不愿多在这里费什么神,便上前见过几位族老,拱手道:“时辰也差不多了,劳烦几位族老这样早过来,咱们便开始罢?”
        
族老里头有一位便是凤姐之父,同王子滕他们一辈儿的,名唤子肍。
        
如今也就是他年岁最长,除了几个老得动不得了的,王子滕不在,一众族老也都以他为首。才托了人费了不少的银钱才调回京里养老——王子滕经了早前王仁之事,跟他闹得不大好看,慢慢便淡下来,是再不肯帮忙的了。
        
他看着王玚身材颀长,龙章凤姿的,眼神就有些复杂,勉强笑了笑,又道:“不眨眼间就这样大了,我还想着是早年那样儿,跟个小猫儿似的,那娇弱的……”
        
牛夫人听了不快,正待张嘴反驳,就听王玚淡淡道:“伯父许是年纪大了,越发想起这些陈年旧事——仁表兄长我几岁,还不曾入仕罢?我才从礼部出来,手底下倒是有个缺儿。”
        
王子肍听了虽愣怔了下子,可也来不及细想,只当王玚今日用得着他,不敢同自己这个伯父叫板——王仁老大的人了,镇日只知斗鸡走狗,狎妓取乐,已成了他的心病,便忙问道:“却是个什么职位?”
        
牛夫人也当时如此,便有些难受,微微蹙眉想劝,谁知身侧傅夫人悄悄拉住了,低声道:“嫂子只管看着,玚儿哪儿是好招惹的?不知道憋着什么坏呢!”
        
果然就听王玚笑了几声,道:“礼部能有什么好缺儿不过是近日鞑靼来了,场面事儿多起来。几位侍郎想起来同我说还缺几个典制、祠祭上的大使,问可有什么推荐的人来……”
        
边儿上其余诸人神色各异,有几个心里便暗暗盘算起来,又有些瞧不起王玚——这性子未免太软了些!
        
他还不曾说完,王子肍先喜气洋洋起来,忙截断了话道:“祠祭上不大好,我看着就是典制,又轻省又体面。”
        
“就是大使不过是未入流的……”王子肍自觉有脸面,便有些贪心不足起来,故意作态捋须,摇头道,“若说你兄长也是这般年纪了,弄一个未入流的官儿来,也算不得官儿了。你小他几岁,如今便已是正四品……”
        
他故意不说完,只是做出一副不满的样子来。
        
牛夫人恨的牙痒痒,王玚却是云淡风轻的,缓缓道:“我也觉着不妥。”
        
王子肍脸上才见喜意,就听王玚紧接着又道:“典制如何能行,叫我看着,精膳司才合适,不然岂不白辜负了伯父的好名字!”(肍字,意为干肉酱)
        
“子承父业,就是表兄也唯有在这吃喝上头才是得心应手的。”
        
他说着也不管王子肍面色如何涨红,径自一甩袍袖,便往祠堂里头进去。
        
牛夫人傅夫人俱是忍笑不止,傅夫人见牛夫人这时不好开口,便含笑上前道:“诸位,玚儿这孩子一帆风顺的,又是朝中正四品的官儿,不免就恃才傲物了,让诸位见笑——却是吉时耽误不得,祖宗不敢怠慢,还请诸位跟着前去祭祖。”
        
众人哪儿还能不明白方才王玚便是戏耍王子肍的?忙都赔笑连连,不敢再怠慢,有几个沉不住气的,已经随着笑出了声儿。气得王子肍面上紫涨起来,却是一句都不敢再多说了。
        
王子肍独自在外忍气半晌,面上下不来,僵立在外头不愿进去。
        
傅夫人见牛夫人已经陪着进去,外头唯有自己,便上前慢条斯理道:“您是有岁数的人了,方才看着叫人觉得不尊重。”
        
“不过也怨不得您,”她话锋一转,暗讽道,“为人父母的,哪有不挂念自己孩子的呢?仁儿不争气,倒是带累的兄长没脸面。”
        
王子肍已是气得说不出话来,又不敢真得罪了王子腾和王玚,闻言也是忿忿一甩袍袖,冷着脸进去了。
        
王玚祭祖已是驾轻就熟,期间并不曾出什么差错,顺顺当当的吿祭过祖先便出来与牛夫人行礼辞行,“太太辛苦儿子便先往宫里去了。”
        
牛夫人忙道:“你去就是,过会子少不得我们也过去。”
        
王玚答应下来,回头便吩咐众人备好了车驾,另请了刘博闻等人过来,浩浩荡荡往宫门内行去。
        
一百八十七章
        
王玚今晨忙乱,黛玉那里更是有过之无不及的,一夜不曾好睡得,寅时便从林府换了吉服往宫中过去。
        
宫门今日大敞着,里头一片灯火通明。周贵妃身边的女官内侍已经等着了。黛玉自宫门下车,换了一顶郡主形制的大轿,晃晃悠悠抬至靖福宫。
        
靖福门前守着的内侍忙上前扶着,平昌公主从门后绕出来,拂开内侍亲自扶住了黛玉的手臂,附耳轻声道:“林夫人已经在内室等着,过后你见过母妃,再去承乾宫、中宫拜见过,便由林夫人亲自送你出门。”
        
黛玉想着贾敏在身侧,心里放松下来,便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平昌攥了攥她的手,嘱咐道:“过会子拜过了,我叫人悄声送些吃食来与你。你也别顾着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今日一天少不得劳累,还是用些存着力气才是。”
        
“多谢公主想着。”黛玉忙道谢,“我不是死板的人。”
        
“哪儿是我想着,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平昌笑眯眯的,“你猜是哪一个昨儿巴巴找了三皇兄托人进来带信儿叫我记得叫你吃点子东西垫一垫?还叫你留神自己身子,若是受不住了,只管靠在身边妈妈身上,不必心疼下人。她们原就是挑的力壮的,就是为了撑着你。”
        
“又说今日吉服厚重,如今天气炎热,不妨叫人摆些冰块儿。若是轿子里实在闷热,便把帘子挑起来也没什么的。”
        
平昌一气儿说了一长串,末了儿轻轻拍着黛玉的手笑道,“妹妹你说是哪一个这般婆婆妈妈的?叫人听了好不厌烦!”
        
黛玉垂着头,耳边已经染上了淡淡的粉,半晌才红着脸结巴着回了一句,“公主当是哪一个就是哪一个罢。”
        
话虽是如此说,她心里却比喝了一盏花蜜还甜。不止方才的紧张消了,更有一股叫人心痒的甜意泛上来,仿佛是有只小猫儿拿着爪子轻轻抓挠。
        
平昌原还想打趣几句,眼见正殿近了,只好打住,低声道:“我原不该过来,不好从正门口儿进去,且先躲一躲。你自己珍重。”
        
黛玉只来得及应一声是,便听守在殿门口的女官高声通传道:“柔嘉郡主谒见靖福宫贵妃——”
        
黛玉忙正容垂首,随着女官进了殿门,以手触额,恭敬行了大礼。
        
周贵妃勉慰几句,忙叫黛玉起来了,又招手叫她上前,殷切嘱咐道:“这还不是正式仪程,不必拘谨。如今幸而诸妃还不曾过来,快往里头去,叫人与你换一身衣裳,也同你母亲说几句话。外边儿有我替你挡着。”
        
黛玉答应了,便跟着往后头过去。
        
里头贾敏见了,母女两人是如何抱头啜泣,贾敏又是如何叮嘱,黛玉如何答应不提。
        
却说直等着黛玉梳妆过后,重换了一身郡主品级的六凤金嵌宝冠,便有女官上前与她穿上吉服,一番装饰下来,黛玉已是仿若明珠般熠熠生辉。
        
贾敏强忍着泪意,含笑道:“玉儿今日绝色倾城,我看了欣慰得很。”
        
黛玉忍不住也要哭,边上王姑姑忙提醒道:“郡主留神花了妆。这时节却是来不及再装扮一回了。”
        
贾敏闻言忙道:“可是了,大喜的日子。咱们团圆着,玉儿你该笑才是。”
        
黛玉点头应了,又见一个内侍匆匆进来禀道:“中宫正殿内各宫娘娘已经来齐,贵妃娘娘也已经过去了。请郡主起驾,先前往承乾宫拜见。”
        
贾敏不敢再多说,忙催着黛玉去了。
        
王姑姑见贾敏面含忧色,便笑着劝道:“有我跟着,夫人这还不放心?各色宫内规矩,应当如何进退,全有我从旁提点,郡主聪慧,必不能出错。”
        
贾敏谢过王姑姑,又紧着叮嘱几句才放心叫黛玉去了。
        
黛玉随着引路的内侍一路在承乾宫御座前拜见,又去了老太妃的宫里——老太妃已是病得不能起身,黛玉照常向凤座行礼——这才又往中宫,谒见过皇后。
        
皇后与牛夫人少时情分颇好,平日里平昌也没少带着黛玉见过皇后,是以如今黛玉倒是不大紧张——况且这样场合,不能有人不长眼地上来为难。
        
果然皇后说了几句寻常的场面话,便忙叫人扶起黛玉,笑向众人道:“柔嘉原就品貌不俗,如今打扮起来更叫人挪不开眼了。”
        
底下众妃都附和不止,黛玉眼风扫过,瞥见周贵妃对着的座儿上却不曾有人,不免暗自奇怪——这应当是张贵妃的位次,照说她一向好出风头,平常有什么大事儿不管与她是否相干,从没有不来的。怎么今日倒不曾过来?
        
她心里起疑,但也没真放在心上,想着或真是张贵妃身子不适不能过来也是有的。
        
皇后与诸妃说笑几句,身边女官便上来提醒说王玚带着迎亲的人已经到了宫门,王家女眷也由牛夫人带着到了。
        
“却是我忘了时辰,”皇后忙道,“快请牛夫人等进宫,小王大人那里便叫礼监带着去拜见。”
        
女官垂头应是,慢慢退出殿外。
        
皇后便道:“柔嘉,你回靖福宫梳妆罢?诸位便随我宴请王家女眷。”
        
众人都起身称是。
        
黛玉便叫女官带着回了靖福宫内梳妆更衣,周贵妃却还要随皇后宴请王家女眷。
        
黛玉至宫中换上一身满绣彩翟嫁衣,里里外外穿了足有十几层,最后王姑姑亲自与她穿了霞帔在外层才算是结了。
        
女官又捧着一个搭了黄袱子的托盘笑着上前道:“这是娘娘特地吩咐叫与郡主的。”
        
打开来看时却是一顶凤冠,当中一只翠羽宝石攒的翟凤,衔着滚圆的一颗东珠;边儿上装饰着四只略小些的翟凤各衔着一串五行二就的大小珍珠,其余顶上各宝石珠花不计其数。底下博鬓左右各三,镶金嵌翠,均坠着大小均等的小珠。
        
黛玉便知周贵妃是下了功夫不知打了几个月才有的这样一顶冠,眼圈儿便有些红了,低声道:“替我谢过娘娘。”
        
王姑姑见黛玉黯然,心里一紧,忙上前笑道:“这个何必用得着借他人之口?等着娘娘回来了,您还要拜谢呢!自己说去岂不更好?”
        
黛玉这才笑了,便点头应允,“姑姑说的是了。”
        
王玚也是同黛玉一样的流程,先往承乾宫,不过却是于各自宫门口拜见老太妃及皇后,又往承乾宫,由忠顺亲王代天子赐宴。
        
只是诸皇子年长的都去了猎场,这席上陪他的不过是几个年幼的皇子并皇室宗亲——不过与席者并无什么重要。
        
王玚好容易捱过了这场足有三四个时辰的筵宴,席间起身数次,随司礼监的唱礼内侍的唱礼,背了一篇歌颂承元帝的赞词,行了不知多少回礼才罢。
        
直至唱礼内侍高唱一句“礼毕”,王玚才长出一口气,竟有如释重负之感,又兼心跳不止——该带黛玉回府了!
        
等王玚带着人去了靖福宫,于宫外行礼,不多时便有女官扶着黛玉出来——女眷这边宴席至午末便结束,由周贵妃领着黛玉回来,牛夫人等人便赶回王家操持傍晚的婚礼——又宣了周贵妃的口谕,不外乎是祝他们小夫妻两个感情融洽,子孙绕膝的场面话。
        
却叫王玚听的心潮澎湃,手抖不止,连谢恩的声音都颤了——“小夫妻”,终于与黛玉结为夫妻了啊!
        
他勉强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沉声回道:“臣遵凤谕。”
        
唱礼内侍尖声唱道:“起驾——”
        
王玚向上略拱手便回身上马——这也是承元帝特许,许黛玉按公主的仪程出嫁,王玚便仿照驸马许从宫中骑马而归。
        
宫门口卫若兰刘博闻等四人得了消息,忙叫小子一个个往后传,又使人往王家快马通传。王玚出宫门便瞧见这四人,几人在马上遥遥拱手为礼,王玚颔首回礼。几人便汇入王玚的车驾之后,原先从家里带来的迎亲的队伍同宫中送亲的混为一处。
        
至此时暮色西河,天上金橘的云彩映着这一溜长长的成亲队伍的大红之色,让王玚心里格外欣悦。
        
他恨不得能绕着京城转上十圈八圈的,好叫天下人都知道如今他与黛玉成了亲,却又恨不得这绕城的路能快着些,最好眨眼便能到王家正堂,好与黛玉行成亲之礼。
        
牛夫人等人回来得早,是要在王家招待宾客。王玚年纪轻轻便做到了正四品的詹事府詹事,王子腾更是武辅。不必说林如海瞧着日后也是要封阁拜相的,黛玉又是周贵妃义女,圣上亲封的郡主,这一家子都是如日中天的,众人哪儿能不赶着来巴结的?
        
是以牛夫人等女眷才回了府中不久,便陆陆续续有人上门贺喜,牛夫人、傅夫人忙上前招待。
        
才迎了忠顺亲王王妃进府,紧接着便听见说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并其余三位北静东顺西平郡王王家里的王妃来访。
        
牛夫人迎进来请诸妃坐了,才不过说几句话,便又有人来回禀,说是荣国府和宁国府来人,牛夫人忙告罪要出去引来。
        
忠顺亲王妃蒋氏笑道:“夫人快别这样客气,咱们彼此是什么交情?不必这样拘礼。这里里外外的都是夫人操持,只管出去裁度,这里有我陪着呢!”
        
众人听蒋妃说了,哪里有不应的?都笑说,“娘娘说的是,还请夫人外头忙去。”
        
牛夫人同傅夫人忙下座行礼谢过,蒋妃笑道:“我这也是奉圣命,早说叫我来帮衬。我却什么也不曾帮上,心里还愧呢。亏得今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牛夫人这才同傅夫人出门迎接,荣国府宁国府来人已行至门前,牛夫人忙过去迎接——今日荣府是贾母来的,却是应的女方的亲,这是正经来客,理应奉上席的。
        
贾母携邢王两位夫人及宁府的尤氏都来了,见面便先笑道:“天作之合,白头相并!”
        
牛夫人心里还想着之前贾母的作态,心里不免就有些别扭,只是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她心里再怎样也只好忍下了,便也笑道:“承老夫人吉言——快请里头上座!”
        
她几人寒暄着,牛夫人便往里头引路,傅夫人瞧见外头又来了几家,忙使个眼色,自己过去迎新来的客,脚才迈出去门槛儿,就听外头小厮喘吁吁喜洋洋高声喊道:“大爷、新奶奶已经出了宫了!”
        
牛夫人一听,也顾不得别的了,忙提着裙子上来追问道:“几时出来的?如今到了哪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婚礼用的是《清会典》里,清朝公主出嫁的流程
        
今天晚上九点还有一更~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m..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161小说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