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生军工子弟 1932 用导弹跟空军打哭红军,不可能?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4 04:05:39
        
1932用导弹跟空军打哭红军,不可能?“他们这是要作弊!”
        
唐鑫非常不服气。
        
演习,为什么要等三个月?
        
准备工作,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蓝军的部队,天天都在内部演习,各兵种,那都是功防互换,随时检验,以此来寻找蓝军建设有些什么不足,防御有什么疏漏,进攻还有什么漏洞。
        
矛跟盾,向来都是共同发展的。
        
永远没有更锋利的矛,也永远不会拥有更厚实的盾。
        
“这样也好,要三个月准备,一方面是等卫星上天,完成测试,熟悉操作,另外一方面,就说明部队的首长们对这事情非常重视,美国打伊拉克,本来就让他们够震撼的,咱们要来一场比美国人打伊拉克人还更先进的作战,最好是只利用空军就获得胜利……”
        
谢凯倒不在意。
        
司徒雷说三个月,确实有等他们卫星上天的原因,更多的则是让红军部队完善防御。
        
海湾战争虽然改变了不少,可美国人的打法,着实让国内这些一直还幻想着建设一直如同苏军那样的钢铁洪流的将军们被吓到了。
        
海湾战争过去的时间不短了,国内应该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应该有不少改进方案。
        
谢凯需要做的,就是让军方的大佬们知道,再改进都没用。
        
未来的战争,已经不再是靠着数量就能获得胜利的。
        
科技够先进,只是空军,就足够让对手哭着投降。
        
“只利用空军就获得战争胜利?这怎么可能!哪怕是海湾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一直出动空军轰炸,最终也依然需要地面部队清扫,才把伊拉克的军队赶出科威特……”何超一脸苦笑地看着谢凯。
        
谢凯的想法,太吓人了。
        
如果真的靠着蓝军这十多架战机就能赢得三个师,这会改变整个国内部队建设发展方向的。
        
战争,对于这时代的任何指挥官来说,空军,那都是辅助。
        
核心的,还得是地面部队的战争。
        
海军,空军,那都是辅助的。
        
没有人会认为仅仅靠着空军就能获得一场战争的胜利。
        
改写这一切的,要到科索沃战争。
        
“是啊,这根本不可能。”就连杨斌这样谨慎的人,以前谢凯说什么,都会去认真分析考虑。
        
现在听到谢凯说只靠空军就能赢得胜利,觉得谢凯太异想天开了。
        
谢凯自然知道提出这个,会遭到质疑。
        
别说现在,哪怕是到了科索沃战争爆发的世纪之交,国内空军依然停留在“配合陆军作战,争取国土防空作战胜利”的配角化防御思维。
        
如同苏联军事力量建设指导思想一样,空军,是用来支援陆军地面部队进攻,确保制空权,避免地面作战部队不会因为失去了制空权成为敌人的靶子。
        
米格-29,算是比较先进的战机了。
        
当初苏联军方对这款战机的定位,就是前线战术支援战机。
        
仅仅是用来支援地面部队前线作战的,所以作战半径太小,被世界称为短腿王。
        
作战思想,影响的是部队建设发展方向。
        
不过,苏联的军事科技足够强,而且资金重点倾斜,专门研究了空优战机的苏-27,让苏-27作为空军主力,米格-29只是支援陆军。
        
这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是技术不够先进,资金不够充足的国家。
        
别的国家,空军主力都已经是性能更先进,具备视距外作战能力的三代战机,甚至还有在雷达上反射截面非常小的隐身战机,中国空军主力,依然是米格-21为基础的歼-7跟歼-8,哪怕在七十年代从埃及搞到了米格-23,歼-7跟歼-8改进了不少,跟世界空军主力,依然有着严重的代差。
        
空军只是这样的装备,如果真的被证明仅仅靠着空军就能获得一场战争的胜利,空军所有装备都得换,同时,陆军跟海军的地位,都将会非常尴尬。
        
杨斌等人,自然不相信空军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倒是唐鑫,饶有兴趣地看着谢凯:“谢凯,具体说说呗。”
        
甚至,说话的时候,还抛了个媚眼儿。
        
差点让谢凯吐出来。
        
一个女汉子,学娇柔女人,着实给人的感觉是反差太大了。
        
“诸位,我觉得你们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这场演习,只是检验蓝军的进攻力跟红军部队的防御能力,也就是说,只有胜负,不存在占领等问题。”谢凯严肃地提醒众人。
        
思维误区太大了。
        
地面部队,完全没有必要出动。
        
“蓝军的地面部队,从建设开始,就有着明确定位。唐参谋长,能否告诉我,蓝军地面部队的作用是什么?”谢凯不想问唐鑫,可杨斌跟何超两人脸上的那种不相信神态,谢凯根本就没法开口问。
        
唐鑫有些疑惑,“蓝军各军种的作用,你不是比我们更明白么?每支部队从一开始,你都给了明确定位……”
        
蓝军的成立,就是因为谢凯。
        
后来的建设发展,同样也是因为谢凯的建议,一直都没有任何差错。
        
有差错,根本就拿不到装备,也得不到经费。
        
“我希望听你们说。我只是建议,真正的作用,只要你们这些部队主官才最清楚。”谢凯没有理会唐鑫说完后的白眼。
        
既然提问题,肯定有自己的目的。
        
对于他来说,一支部队什么作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部队主官是否这样认为。
        
未来的战争势态,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知道的。
        
别说国内的人,就连美国人,都不知道他们未来的军事发展方向。
        
海湾战争,美国人自己都没有必胜的信心;到科索沃战争时,美国人更是担心牺牲太多,所以只是出动空军轰炸,最终却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空军制胜,也是从科索沃战争之后才让各国高级将领看到的。
        
也是事实存在的。
        
“按照当初的建设思想,蓝军的所有地面部队,都是用于侦查、守卫导弹发射阵地,指挥部、机场等单位,反渗透,反斩首……”何超隐隐有些明白谢凯的想法了,“谢凯,如果这样,对方赖账,我们也没办法……蓝军的空军部队规模太小,无法完成大规模持续性的饱和空中打击……”
        
“对,哪怕拥有一个空军师的规模,我们也无法紧靠战机就完成这次行动。”唐鑫也反应过来了。
        
一个空军师,拥有战机大约80架。
        
面对三个师严密的防守,80架战机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摧毁众多的防空雷达站,瘫痪对方通讯指挥系统,使得敌人的防空力量无法发挥作用。
        
更不要说,蓝军仅仅只有不到20架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机。
        
谢凯太过异想天开了。
        
“如果利用空军作战,你们准备怎么做?”谢凯有些头痛。
        
谁说只要空军出动就可以了?
        
蓝军装备的导弹部队,难道就这样放在家里生锈?
        
蓝军导弹部队不到演习场上溜达几圈,表现出强悍的作战能力,以后404还怎么卖导弹?
        
总不能只卖战机吧?
        
再说了,进攻的主力都将会是那些来自波斯的F-14战机,难不成空军去美国采购?
        
“空中电子侦察机搜索敌人指挥部,地面空降特种作战小组……”唐鑫更是不明白谢凯想要说什么。
        
蓝军的作战方式,谢凯比他们都更清楚。
        
“一体化作战,自然要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这也是当初你一直强调的啊。”
        
见谢凯表情很夸张,唐鑫补充了一句。
        
甚至,周围的人能从她的话里面听出撒娇的意味。
        
当然,唐鑫认为他们都是错觉。
        
“确实需要一体化作战。唐参谋,那么,请问,你的计划中,导弹部队的作用是什么?在这场演习中,导弹部队承担什么任务?”谢凯直接质问蓝军的几位领导。
        
特么的,现代化的战争,向来都是导弹先行精确点穴打击,随后再出动战机进行舔地。
        
最后再考虑要不要出动地面部队。
        
很简单,也很暴力的作战方案。
        
显然,蓝军的几位大佬,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谢凯,我们这里到朱日和训练场,远超过我们的导弹射程……再说了,射程这么远,万一有偏差……”唐鑫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
        
谢凯的胆子,确实太大了。
        
直接发射导弹,这么远的距离,先不说是否能精确打击,仅仅是先用导弹来一个波次的打击,这就很冒险了。
        
“基地地红旗-3型对地导弹,已经开发出来了,射程1200公里。”谢凯老神在在地说到,“距离完全不是问题。也不需要担心精度问题而导致偏离目标,因为这些导弹攻击的目标,将会是对方指挥中心跟雷达站……”
        
“地红旗-3型?”
        
三人几乎同时看着谢凯。
        
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地红旗-3型出来了。
        
“不是说射程三型射程只有八百公里?”唐鑫怀疑地看着谢凯。
        
如果是1200公里的射程,还真的没有问题。
        
至少,理论上来说,射程够了。
        
至于精度问题,这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原本是,后来发现,这射程还差了一些,很多任务不太容易满足……”谢凯没有解释太多。
        
对于拥有战略导弹的国家来说,战术导弹的射程,三五百公里,其实都已经太过分了。
        
近距离有炮兵,战术支援,几百公里已经很逆天了。
        
谢凯却让红旗集团搞出上千公里射程的地红旗用于战术支援!
        
这用得上么?
        
战略的东西,那都是用来威慑的,而不是用来支援前线作战。
        
战术的装备,自然是用来打仗的。
        
1200公里,这是国内战机无法达到的作战半径,当然,指苏-27之前的战机。
        
有时候,关键时刻,前线需要支援,战机无法到位,一枚导弹,能发挥的作用,将会非常大。
        
这也不能怪谢凯。
        
谁让他曾经看的电影中,美军执行任务的特种作战小队,在执行任务遇到危机的时候,呼叫不来空中支援,然后,导弹打击来了……
        
“这次的新型导弹,采用激光制导,必须要特种作战小队的侦查部队找到敌人指挥部,安装激光导引位置,或则空中电子侦察机寻找到目标,在空中进行激光照射……”
        
谢凯解释了地红旗-3战术导弹的工作机制。
        
其实,还有一种指导模式——卫星制导,谢凯并没说。
        
根本就没进行过实验。
        
“你是准备借着这次演习来测试这些导弹的性能?”唐鑫黑着脸问谢凯。
        
这种事情,404不是第一次干了。
        
借着演习的机会,来测试他们的新产品。
        
可到时候要是跟理论性能差距太多,导致蓝军输掉演习事小,导弹发射失败出现严重后果,才是大事。
        
“算是。反正你们也需要导弹。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首先就是在几千公里外发射导弹,摧毁伊拉克的雷达站跟通讯中心,瘫痪伊拉克的指挥系统……”
        
谢凯介绍着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的打法。
        
其实不用他介绍,唐鑫等人研究得门清。
        
不仅是国内,全世界的军队都在研究海湾战争中美国人跟伊拉克双发的打法。
        
美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伊拉克也不算完全失败,至少,摧毁了美国一支双航母编队的庞大舰队,甚至让美国最先进的F-117隐身攻击机也被击落……
        
“既然是蓝军,首先就需要考虑进攻,敌人进攻的时候,都是集中最强大的部队,第一时间瘫痪对手的通讯指挥中心跟防空能力。失去了防空能力,想打多久打多久。别的不说,海湾战争就是最明显的。伊拉克通讯指挥系统被瘫痪,在科威特的庞大部队根本就无法第一时间把情况反馈到巴格达,同时,也无法得到巴格达及时的作战命令……”
        
谢凯希望的是蓝军这几位主官放开思想,狠狠地给红军一个教训。
        
这样一来,国内部队建设将会少走不少弯路。
        
有些装备的研发,就不需要等到之前的装备不适合,然后才重新研发。
        
当然,这也会对部队造成压力更大。
        
“这一次的演习,是检验双方的开始。很可能,上级会根据结果,在以后,持续更多的演习……”谢凯一脸希冀地看着几人。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