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生军工子弟 1384 还好,苏联人跟美国人没打起来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4 04:01:05
        
苏联人太骚包,居然驾驶着改装后的安-124来显摆。
        
这玩意是军用运输机,可不是什么民航客机。
        
安-124很快降落,一群乌克兰人从一侧的悬梯走了出来。
        
带头的维托尔,谢凯等人并不熟悉,之前在乌克兰只有一两次见过,也没什么友谊。
        
安东诺夫设计局总经理不仅在场,连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负责人季米诺夫也在。
        
让谢凯诧异的是,柳东盛居然在代表团中。
        
看着谢凯,柳东盛只是一脸神秘地笑着。
        
“欢迎诸位来中国。”
        
龙耀华跟李明山代表中方表达了对乌克兰团队的欢迎。
        
谢凯这时候才发现,柳东盛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团队的翻译。
        
小舅现在在乌克兰混的越来越开了。
        
寒暄后,中方就着急地准备把乌克兰人送到宾馆里,美国人的飞机马上要降落了。
        
可乌克兰人也不知道是得了情报,还是急着向中国推销安-124,居然直接开始向中方介绍这架苏联飞机。
        
这不是拖时间吗?
        
中方迎接人员更加急切,奈何苏联人根本就不着急。
        
美国代表团,马上就要到了。
        
“主席、部长,旅途劳顿,咱们还是先去酒店休息吧。之前我们就已经详细了解了安-124的各种性能……”
        
谢凯也急,他怕苏联人故意找茬搞事,开口对苏联人提议。
        
苏联人想什么,谢凯并不清楚。
        
继续留在机场,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
        
应该晚到的乌克兰人比美国人提前了十多分钟到达,如果说他们不知道美国人到的事情,显然没人相信。
        
柳东盛也没有任何的提示。
        
谢凯不明白,航空局与外交部为什么会让苏联人跟美国人同时降落在同一机场里面。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满脸笑意,“谢凯,为了表示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瓦莲京娜主席特批,安排了这架改装过的安-124,绝对的空中宫殿,你们不打算看看?”
        
谢凯直翻了白眼。
        
都穷成什么样了,居然还这样乱花钱。
        
果然苏联解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安-124,安-225,我都乘坐过,也了解过具体性能。我们的领导们在当初安-124第一次降落中国时,也已经了解了。对你们的技术实力,非常佩服……”
        
谢凯不着痕迹地拍了苏联人一记马屁。
        
听得季米诺夫等人心里美滋滋的。
        
龙耀华不断给谢凯递眼色,让他尽快把招摇的苏联人弄走。
        
苏联人根本就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
        
热情地邀请中方人员参观改造后的安-124。
        
甚至,为了让中方人员参观,驾驶员已经开始操控着庞大的安-124机头向上面掀起……
        
苏联人卖弄他们的技术实力,龙耀华急得不行。
        
“苏联人知道美国人要来。”
        
李明山脸色沉重地对龙耀华点头,“到达的时间,加上现在拖着不走,不知道才是怪事。”
        
原本,中方就防着苏联人跟美国人见面后搞事。
        
苏联人到达后,并没按照中方安排直奔酒店,拖着等美国人到达。
        
无奈下,中方人员只能跟着热情的乌克兰人上了安-124参观。
        
改装后的安-124,与上次到中国的那架完全不同。
        
货舱经过精心装修,不在像以前那样简陋粗糙,再也看不到周围的框梁及结构部分,全部按照商务机标准装修。很豪华,如同空中宫殿。
        
要不知道这飞机原本的样子,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架庞大的商务机。
        
谢凯咂舌不已。
        
苏联人为展示实力,连经济状况都不顾了。
        
难不成,想向中方推销世界上最大商务机,用来配备给国内领导当专机?
        
中国国家领导人没有专门的专机,每次出访,都是从民航客运机抽调,唯独机组成员固定。
        
国家太穷,领导人的专机都没专门配置。
        
突然,谢凯想着,404应该给国家领导人配备一架空军1号。
        
有C-910这样的大型客机,完全可以造一架专机了。
        
要不然国家领导人出访其他国家,坐美国或欧洲人的飞机,有些说不过去。
        
国产飞机虽然不如美国的庞大,也能进行洲际飞行。
        
何况,这也能让国家领导给中国大飞机做广告。
        
机场上空,波音-747出现了。
        
美国代表团到了!
        
很快,波音747降落下来。
        
也不知道指挥塔怎么安排的,居然让波音-747停到了安-124旁边不远的停机坪。
        
这样一来,事情就更难以把控。
        
苏联人见波音-747降落,看了两眼后,什么话都没说,依然兴致勃勃地向中方人员介绍安-124。
        
龙耀华等人想借口离开,都没法。
        
迎接美国方面的是商务部跟外交部人员,军方也派出了几名代表,不会失去礼数。
        
浩浩荡荡的美国团队从波音-747下来,看到停在不远处的安-124,明显愣了。
        
对于苏联人这种标志性的飞机,他们再清楚不过。
        
何况,庞大的安-124机身上用鲜艳的红色喷涂着“CCCP”跟镰刀锤子红旗以及安-124的型号!
        
美国人没想到,苏联人会跟他们几乎同时到达。
        
看着安-124里面,一帮中国军方人员跟苏联人待在里面,美国人心中很不爽。
        
尤其亚历克斯,看着远处,目光不断闪烁。
        
他不知道是中国人故意安排,还是苏联人向他们示威。
        
如果中国人刻意安排,此次中国之行,比想象中更难搞定。
        
苏联向他们示威,同样难以搞定,中国有更大的底气拒绝他们的合作协议。
        
国防副部长、国务卿等人同样看到了庞大的安-124。
        
不过他们并没太当回事。
        
他们能来中国,苏联同样可以来。
        
这几年,苏联跟中国关系比之前好多了,双方中断几十年的技术合作也重新开始变得频繁。
        
苏联人为了拉拢中国,愿意提供100亿卢布的贷款,以此向中国提供技术。
        
可惜,苏联并没有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
        
整个世界都是向西方看齐的。
        
还好,谢凯等人一直担忧的冲突并没发生。
        
苏联人与美国人,站在各自的飞机旁对视了几眼,在中方接待团的引领下离开了机场。
        
谢凯把苏联人看着美国人飞机时候脸上的傲慢与自豪,甚至鄙视,看得一目了然。
        
苏联人是故意的。
        
专程乘坐改装后的安-124,绝对是为了向美国炫耀。
        
波音-747的体型比安-124小了不少,就连美国最大的C-17军用运输机,体型差不多,载重量小了不少。
        
没出现意外,龙耀华等人长长地吁了口气。
        
404把乌克兰人安排到距离办事处不远的一家涉外酒店,这让乌克兰人也非常满意。
        
双方一起交流、沟通都比较方便。
        
安顿苏联人时,季米诺夫直接把谢凯拉到一边,严肃地问谢凯,“谢,听说你们国内正在跟美国沟通技术引进项目,难道你们准备放弃与我们的合作?”
        
谢凯愕然,季米诺夫作为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的最高负责人,不至于表现得如此急切吧?
        
真有这想法,也不该现在就问出来。
        
谈判都没有开始,直接放弃主动权?
        
苏联人究竟在想什么?
        
无数的疑问萦绕在谢凯脑海。
        
乌克兰大佬们有这么沉不住气?
        
“部长,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我们不知道啊……为了筹集从贵国采购技术的资金,这些日子我们都没睡一个囫囵觉,好容易才把资金跟每年偿还贷款的数额凑够……”
        
季米诺夫盯着谢凯,并不相信他的话。
        
美国代表团在这时出现在中国,为的什么,他们心中有数。
        
正因为知道美国人的事情,苏联方面才故意安排在这个时间到中国。
        
并拖着中方的迎接人员,一直等到美国人的飞机降落,向美国人示威,美国人想阻止合作,不容易。
        
“你们筹集齐了资金?”季米诺夫吃惊地问道。
        
中国不是缺钱吗?
        
谢凯叹了一口气,“哎,不是一次全部凑齐。不仅找各大银行贷款,甚至发动我们单位所有干部、职工借款,还发行了上百亿债券……未来数年的开支都做了预算。要不然,现在能支付前面一部分,后面无法偿还贷款,合作还怎么继续下去?”
        
谢凯说这话,也是为了让对方放心。
        
不管美国人的条件多好,之前谈的不会有变数。
        
美国又不会解体,换个总统,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季米诺夫稍微放心了一些。
        
“部长,我想,之间谈的合作需要作出一些小修改。”
        
季米诺夫顿时警惕起来。
        
对方又在谋划他们什么?莫非是安-124?
        
“技术清单中,有一些比较基础的技术没罗列出来,我们更需要这些基础技术。比如,导弹发射车的特种车辆制造技术,军舰燃气轮机等……”
        
这些都是基础项目。
        
谢凯在这时候提出来,乌克兰人并不感觉意外。
        
季米诺夫表示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且,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维托尔也不会阻拦。
        
正式谈判前,龙耀华等人与乌克兰方面也只是寒暄,唯独季米诺夫跟谢凯沟通了一下,双方都是在试探合作是否有变数。
        
另一家涉外酒店,美国人不断向迎接他们的中方代表试探,想了解中方与苏联间的谈判到了什么程度。
        
CIA的情报系统并没提供太多可靠的情报。
        
连乌克兰人什么时候到达都不知道。
        
这一次交锋,美国人吃了亏,证明情报系统不如苏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