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911章 尾声(26)

作者:免费阅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30 05:52:05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是五年。
        
五年光阴,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
        
建弘帝在四年前就退位了,他现在是太上皇,皇位传给了太子姜瑾。
        
太子姜瑾登基,年号延平。
        
新皇帝看似沉稳内敛,实则手段强硬。
        
楚国之前推广《千字文》,效果很不错。
        
虽然不可能全民脱盲,但对于有心上进的寒门学子而言,是打开了一条通天之路。
        
他们不再需要昂贵的启蒙,就可以认字了。
        
认字之后,只要心智坚毅,就能念书,就能打破望族对官场的垄断。
        
姜瑾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开恩科,全国大考,直接把梁国半遮半掩的科举制,推广到整个楚国。
        
应考学子高达五千人。
        
姜瑾依照薛湄那科举制的规矩来,先考秀才,再考举人,然后是进士。
        
进士设了三榜,取前十人,直接入官场,或下方地方历练,落在六部做闲差,慢慢熬资历;剩下的人进翰林院,继续读三年书。
        
这三年,就有专门的夫子,教导他们专门的治国策。
        
至于秀才,他可以免个人赋税,官府每年补贴他一个人的口粮;举人,他可以免全家赋税,官府补贴他全家口粮。
        
“读书就有光耀前途。”
        
第一次科举,新皇帝把此事深深种进了百姓心理。
        
望族们想要阻拦,已经晚了。
        
任何民心所向之事,都是无法阻止的。
        
谁想开历史的倒车,历史的滚轮就会碾向谁。
        
当然,望族们也顾不上去阻拦,因为岭南开垦出来了很多的土地。
        
太上皇和新皇帝一致觉得,想要打消望族对朝政的桎梏,与其和他们真刀真枪,不如给他们甜头,把他们养得脑满肠肥,让他们失去斗志。
        
岭南的土地,就是那肥肉。
        
“凭借蜀中的良田,一亩可以换三亩岭南的土地。”
        
“岭南一年三熟的稻子,可比蜀中的田好多了。”
        
“水路出奇的畅通,粮食运回来容易,去岭南也容易。
        
谁不换,将来可别后悔。”
        
贵胄们一开始还在观望。
        
而后,谁家先换了一千亩,收获远远比蜀中高,激发了其他人。
        
大家对此很热衷。
        
朝廷又说:“岭南地广人稀,谁家有本事开荒,开出来就是自己的。”
        
除了种植水稻,还有土豆和红薯,也是高产量的农作物。
        
楚国与梁国通商,也慢慢在跟齐国建立商道,彼此协作。
        
齐国没有红薯和土豆,而这玩儿因为产量奇高,薄利多销,齐国疯了一样的买进,这也是一大笔的收入。
        
望族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岭南去了,朝中皇帝的科举制,反而备受冷落。
        
有学子们看出了端倪,发现自己的地位要受到寒门穷酸的冲击,打算反抗。
        
然而,自古书生难成大事,很快不了了之。
        
过年的时候,太上皇特意回了趟宫,带上靖王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们。
        
“瞧见新的靖王妃了吗?
        
和先王妃生得好像。”
        
“言谈举止也像,只是年轻个七八岁的样子。
        
要不然,我都以为是她复活了。”
        
“太上皇可疼她了,从前就当公主似的,她哪里是王妃嘛。”
        
靖王夫妻俩回京,引发了各种猜测。
        
不过他们俩不在乎,住到了靖王府。
        
太上皇则住到了宫里。
        
“安排一次家宴吧。”
        
太上皇对新帝说,“就你们兄弟姊妹,不用其他人。”
        
新帝道是。
        
很快,宫里起了宴席。
        
太上皇看着自己的儿孙们,仍是没有平常人家老祖宗那种慈爱。
        
看第一眼还好,第二眼他就有点烦了。
        
他之所以非要见见孩子们,只是为了像新帝传递一个意思。
        
他把孙儿孙女们,一个个叫到跟前,给了他们荷包。
        
这个时候,大家都看得出来,太上皇对新帝多年无子心生不满了。
        
新帝手段锋利,这些年王爷们安分守己,哪怕是五皇子纪王,也踏踏实实办差,没有起兵造反的意思。
        
但新帝可能无法生育,这件事在朝中传遍很广。
        
他的后宫已经有上百人,德妃一次次给他充实,每年都要挑选几十人给他。
        
结果,无一人有孕。
        
特别是今年年初,皇后裴氏及笄了,可以承宠。
        
新帝也歇在皇后宫里,每个月按时进内廷,不会让这些女人空等,但内廷至今静悄悄的,没有孩子的喜讯。
        
太上皇暗示了一通,发现新帝装傻,当做没看到,他就不再折腾了。
        
家宴之后,太上皇对新帝说:“朕这次回来,是成阳给朕递了书信,让朕去魏国都城参观。
        
她租赁魏国五年了,说要改天换日,牛皮吹得很响。
        
朕倒是要去看看,她把魏国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你成天闷在宫里,不如也出去走走。
        
你走的时候,让靖王监国,不会有事的。”
        
薛池:“……”所以,这是打算废了他的帝位,传给靖王;还是想带他去找薛湄,让薛湄给他治一下无子之症?
        
薛池瞥了眼太上皇。
        
很多年了,太上皇自从退位,的确没有留一手杀要回来的意思。
        
哪怕他真的想换靖王上位,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所以,他极大可能,就是带薛池去魏国治病。
        
“朕懒得去。”
        
薛池道,“父皇,湄儿这会儿不在芮城,她和萧靖承带着孩子往漠北去了。”
        
太上皇:“那她还邀请我们?”
        
“她估计是邀请大家参观都城,而她不负责接待。”
        
薛池说。
        
太上皇看了眼他。
        
他欲言又止,似乎想要把事情挑开了说明白,然而又感觉不太妥当。
        
“……宫里的女人,朕一个也不喜欢。”
        
薛池直接道,“朕不喜欢的女人,没资格替朕诞下孩子。”
        
太上皇:“……”他看傻子似的看着新帝。
        
他打算开口就骂,然而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问新帝:“你、是不是害怕别人看到你的断腿?”
        
薛池脸色一白。
        
他似乎从来没这么考虑过,但……“……所以,从来不宠幸女人,宁愿承受无子的后果?”
        
太上皇又问。
        
薛池:“……”太上皇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再给你一年时间。
        
若是皇后无孕,你就滚到岭南去,替朕开荒,朕要重新选个皇帝。”
        
下了最后通牒。
        
说完了正经事,太上皇第二天就溜了。
        
因为薛池不去,他就重新带上了靖王夫妻俩,往魏国的都城参观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