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671章 皇帝的赏赐

作者:免费阅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9 17:28:49
        
阿梦急匆匆赶来。
        
脚步急,心里却不急。
        
王爷带着世子进宫做什么,阿梦一清二楚。
        
原本就是计划好的。
        
陛下要问什么,阿梦心里也有数。
        
因靖王府在御前受宠,阿梦急归急,倒也不见她乱了方寸。
        
进御书房跪下行礼,阿梦还没等皇帝开口,就笑着替自己丈夫和儿子求情:“父皇,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他们俩一般见识。”
        
靖王府的人素来没大没小。
        
皇帝不介意。
        
别人说一句话、一个表情,皇帝都会看在眼里;但靖王夫妻言辞无状,皇帝也不会多心。
        
这不仅仅是种宠爱,更多的放纵——哪怕你想要害朕,也随你。
        
太监们瞧王妃也咋咋呼呼的,再去看皇帝,果然见他像个无奈的老父亲,微微蹙起了眉头。
        
皇帝招呼阿梦过来,把奏章递给她:“你念给朕听听。”
        
阿梦拿过来,是吏部关于州府官员选拔被豪门垄断的利弊分析,又酸又臭。
        
她讨好笑笑:“父皇,这种奏章儿媳念不来,全是锦绣文章呢。”
        
皇帝表情淡淡:“咬文嚼字,故意恶心朕,什么锦绣!”
        
太监:“……”皇帝却终于说到了主题。
        
他指了指靖王世子,说他能把这一篇奏章读下来,不同寻常。
        
能把朽木雕成花,靖王府新请的夫子厉害了。
        
“……父皇,怎么突然要念这个?”
        
阿梦直接问。
        
“你儿子全部念了出来。”
        
皇帝也懒得跟她绕圈子,直接问,“你们用了什么法子逼迫孩子念书?”
        
阿梦忍不住捂住嘴笑。
        
萧靖承在旁边吃了一肚子点心,甜得他恶心。
        
他不知道玄狐有爱吃甜点的习惯,所以不曾留意。
        
直到他换过来,得知玄狐每次进宫,都要把皇帝和德妃的点心蹭一遍,萧靖承脸都黑了。
        
他吃点心满心腻味,见阿梦还在那里故弄玄虚,还不知何时能结束出宫,故而他直接道:“没有逼迫,父皇。
        
是九弟的义妹白姑娘,她给了我们一本小册子,叫《千字文》,就是把一千字编成朗朗上口的歌儿。
        
孩子们先跟着先生学背诵《千字文》的歌儿,很容易就背熟了。
        
然后再一个个对照着认字。
        
一个月后,他们几个能把千字文上的字认全。
        
白姑娘让先生教孩子们‘听写’,就是先生念,他们写。
        
这个真有效果,现在三个孩子都认识字了。
        
别说孩子们,白姑娘身边的丫鬟短短时日也识字了。”
        
建弘帝听得一愣一愣。
        
在这个年代,读书是高门大户的事。
        
权力和官场被垄断,也是因为寒门士子提拔不出来,他们没有认字、念书的条件。
        
往往启蒙是三五年,就是说光认字这一项,就是三五年光阴。
        
三五年请先生,花费不赀。
        
读书、认字,的确是很昂贵的事。
        
不成想,靖王却说成阳郡主有很好的办法,不仅仅可以让孩童快速掌握认字,连婢女都能学会。
        
皇帝又想起,前些日子有人的确说过,庄王府连下人都认识字。
        
“什么《千字文》?”
        
建弘帝坐正了身姿。
        
“皇祖父,孙儿知道,孙儿念给您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孩子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清脆悦耳。
        
他所念的,朗朗上口,平仄押韵,既像是儿歌,又像是小调。
        
建弘帝听住了。
        
阿梦则招呼太监,跟他耳语几句,太监转身去了。
        
建弘帝没有留意到,他所有注意力都在靖王世子身上。
        
这个寡言、有点笨拙的孙儿,此刻口齿清晰,流畅得像唱歌,口中滔滔不绝。
        
建弘帝一句句听,感觉不仅仅读音上押韵,意义上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故而不会读完就忘记,很容易背诵。
        
《千字文》应该是这个年代后期出现的,也就是说,哪怕薛湄不带过来,它也很快要问世了。
        
它是几千年验证过的、启蒙最好的文章,没有之一。
        
短短几个月,就可以让人掌握基本上的文字,达到脱盲的效果。
        
它成效斐然,效果极佳,故而到了太空时代也在用。
        
靖王世子已经机械背诵了这篇文章成千上万次,故而那些词都是他脑海中的潜意识,他毫不磕巴读完了。
        
建弘帝听罢,就像久渴的人痛饮下了一杯凉水,面颊上的毛孔都似舒张开了。
        
“好文章,好文章!”
        
素来自持的建弘帝,连连感叹。
        
派往靖王府的太监,也从靖王府拿到了《千字文》,送给了建弘帝。
        
薄薄一本,只不过千字,却是如此上口。
        
编这样一篇启蒙文章的人,是如何的锦绣玲珑心?
        
“成阳郡主教的?”
        
建弘帝手轻轻抚过小册子封面,心里默默道,“成阳郡主!理所当然,世上有人如此睿智博学的,应该是她!”
        
皇帝情绪兴奋又激动。
        
他知道薛湄在梁国推行科举制,但取的还是门阀望族的子弟,只是比较落魄,一时得不到推举做官罢了。
        
这根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想要动摇门阀分夺皇权,唯一的办法就是讲门阀冲垮。
        
这么一本启蒙书,只要让茶馆的先生会背、会读,甚至将它编成歌,流传出去,慢慢就会有很多人通过这些歌词去对照文本,从而识字。
        
世上聪明人很多,想要往上爬的人也很多。
        
成阳郡主解决了皇帝一大难题。
        
这个难题困扰了他几十年。
        
建弘帝要在自己老年的时候,替儿子办成此事,将来儿子的王朝就不用受门阀望族欺负了。
        
“父皇,您冷静些。”
        
阿梦和萧靖承都劝,怕建弘帝一高兴就背过气。
        
建弘帝站起身,在宫殿里踱步,来缓解自己的激动。
        
他要冷静点。
        
“来人。”
        
他喊了大太监。
        
大太监立马到跟前说话。
        
“快到中秋了,朕想着阖家团圆。
        
庄王府偏僻,朕想见他一面都难。
        
赐青雀街宅院一栋,着令庄王搬过来,时常进宫陪伴朕,承欢膝下。
        
至于庄王义妹,聪明毓秀,赐红宝石头面一套,蜀锦五十匹。”
        
皇帝道。
        
青雀街的宅子,住着皇帝的叔叔谆王,以及五皇子纪王、六皇子辰王。
        
现在让九皇子庄王也搬过去。
        
这朝局,越发热闹了。
        
薛湄应该很高兴。
        
她睚眦必报,大皇子才逼迫薛池娶亲,她转手就把薛池抬到这样的位置上,让大皇子处境尴尬。
        
萧靖承也很想看看大皇子此刻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