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2212年2月1日,即将到来的春节也抵挡不住考古工作者们的热情。来自全国顶尖的七个考古研究团队齐齐聚集在小寒村大墓的工地上,全副武装地等待着叩开墓道尽头那扇尘封两千年的大门。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做了无数勘探,写了无数申请,开了无数会议,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发掘计划。崔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是将所有他们能够想到的高科技装备,都搬到了魏武帝墓的跟前,只为了能够尽可能地保存即将出土的脆弱文物。
        
现在,收获的时候到了。
        
率先上前的是广州机械所章翊博士的团队,他们用微振切割刀小心翼翼地切开封门石之间的缝隙,将最顶层的三块封门石完整地取出,其中就包括了那块写有“皇考魏武帝”字样的标志性的封门石。
        
“这个工作很考验操作。”演播室里的章翊博士说道,“因为武帝墓的大门,不是封了一层,而是封了整整三层。最外面,是青色的硬石,就是我们说的封门石;中间,有一层石膏样的填充物,用来增加韧性和隔绝空气;里面还有一层,是墓室砖。墓室砖上可能有壁画,可能有印记,你不能一刀进去直接到底了,那就把墓室砖给破坏了。”
        
扣门的工作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考古工作者们才在墓门顶部揭开了一块墓室砖大小的口子。早有准备的裘文武一步上前,将空气探测器伸进了黑漆漆的洞口,仪器上马上显示出了武帝墓中的空气成分氧气88,二氧化碳41,氮气855,硫化氢008看到这个结果,裘文武连忙取出一个黑色的塑封膜,将刚刚打开的洞口又封了起来。
        
镜头转向演播室里的裘文武。
        
“我们有很多的文物呢,在墓里保存得好好的,几千年都光鲜亮丽。但一出土,瞬间就被氧化了。”这个年轻的教授解释道,“因为古墓里是一个相对低氧的环境,氧气含量比大气要低。我们这次不光准备检测墓中的空气,还准备往里面回充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大不了人戴着氧气面罩进去,只要文物能妥善保护下来。”
        
鼓风机开始工作,往墓门上不断喷洒氮气。章博士和他的学生不得不戴着氧气面罩继续他们的工作。而与此同时,一个携带摄像头的小机器人被放进了刚刚打开的洞口。考古学家们迫不及待地挤在电脑跟前,想要一睹武帝陵内部的真实景象。
        
崔心理老教授再次出现在镜头中,向着观众解释当时的画面“首先看到的就是啊,地上有灰,像是烂完的纤维。小王,南岛的王秋芳,眼尖,说,那边走走,灰后面有东西。就操纵着小机器人往那边走,就看到墙角掉着一块小石牌,巧了,是正面朝上的,还能隐约看到文字。大家伙辨认了好久,魏武帝常用戈虎大刀,没跑了。调整视角往上一看,好家伙,戈虎大刀就挂在旁边的墙上。镜头一拉远,密密麻麻的兵器呀,让人头皮发麻。”
        
魏武帝曹操生前立下遗嘱,要求薄葬,并专门说过,除了陪伴他十年以上的兵器可以随葬外,其余的收藏品、战利品都留给后人。然而在武帝陵第一间墓室中出土的兵器,却依旧达到了二十七件之多,有短兵器的匕首、短刀、短剑,也有长兵器的枪、戟、刀、戈等。损坏最严重的是一把木制的弓,腐朽得只剩下了一截弓弦,如果不是有“魏武帝常用长弓”的小石牌,差点没被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莫过于“魏武帝常用戈虎大刀”和“魏武帝常用素匕首”。两把兵器都是用铸钢法锻造的,表面做过防腐处理,即便是过了两千年的岁月,刀柄都长满了锈纹,刀刃却依旧光滑如新、削铁如泥。
        
画面上将那二十七件兵器一一展示过去,最后停在戈虎大刀和素匕首上,黑色的锋刃向着镜头跟前的人们传递出来自汉末魏初的冰冷杀意。
        
与差不多时期的汉朝帝王陵相比,魏武帝陵是极为朴素的。第一间墓室里除了这些曹操生前使用的兵器外,大件就只有一辆高五十公分左右的陶土做的战车,旁边有“魏武帝常用战马车”的小石牌。再就是一些铜勾、马镫、马鞍、鞭子之类残缺不全的小件。最终统计的结果,前室一共出土了39件陪葬品,全都是和军事相关的工具,且都有长期使用的痕迹。
        
崔老教授拍着大腿“哎呀,当时专门研究汉魏史的骆京文就跟我说,汉朝的皇帝说薄葬,还用了国家三分之一的税收呢。曹操的薄葬竟然真薄葬。这么大的墓室,只出土了39件陪葬品,比有些被盗过的墓还少。他倒是实现心愿了,可把我们害苦了。我说,哪里就害苦了,魏武帝一件能比上别人十件,这些东西都是魏太祖皇帝用了多年的老物件,光是历史意义就不一样。何况还有戈虎大刀和素匕首,这么好的锻造技术和防锈技术,现在都不一定能复制出来,拿出去妥妥的要写进考古史的。”
        
因为墓穴没有遭到破坏,陪葬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所以很快的,考古人员就完成了前室的清理工作,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前室正后方一条拱门形状的甬道。根据汉末魏初普遍的墓葬规律,穿过甬道就该是陵墓的主室,也就是魏武帝的棺椁停放的地方。
        
年过花甲的崔教授穿着防护服,背着氧气袋,率先跨过这条短短的甬道,来到了主室的中央。借助手电筒的光线,他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高度超过六米的四角攒尖顶的巨大空间。然而,只有在中间有一个大号的石棺,周围没有任何陪葬或者壁画。大名鼎鼎的魏朝开国皇帝,他沉睡的房间干净得家徒四壁。大块方形的青石砖被铺在地面和墙壁上,给人一种冰冷的肃穆感。
        
“太干净了。比盗墓贼盗过的还要干净。说不失望是假的。”崔教授回忆说。
        
石棺是不能在黑暗中打开的,它将会被运送到省博物馆,在那里接受精密的“解剖”。于是崔教授在黑暗中绕着墙壁走了一圈,试图找寻出通往侧室的通道。
        
“有两个拱门,一左一右,对称地分布在主室两边。右边的被封起来了,左边的没封。我就先进了左边。进去一照,有陪葬品”
        
在武帝陵左边的侧室里,陪葬着十五件陶土制成的房屋模型,有厨房、粮仓、厕所、正厅、卧室、书房、养鸡场、停船码头、小花园房屋模型自带神态各异的人和动物,虽然制作材料是不值钱的陶土,但对于研究魏初的生活习俗,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新笔趣阁
        
除了这些两千年前的“手办”外,左侧室里还出土了一套白瓷碗盘、六双银筷、一只大肚玻璃酒杯、一件保存完好的皮毛大氅、一块石枕、一个青铜夜壶、两个造型奇特的香炉、一副十一个棋子的棋盘、一个磨损严重的砚台、三支烂得差不多的毛笔、两枚镇纸,以及几罐香料和农作物种子,其中香炉、瓷碗和玻璃杯都被鉴定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历史文物”。
        
“数量不多,但质量高啊。”崔教授高兴得划了好几个手势,“以前只从文献上听说,哎呀,曹家靠卖瓷器才赚到了起兵的经费,现在,看到实物了。那白瓷真是漂亮,白得像牛奶一样,而且又薄又轻,还坚固耐用。你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东汉还只有原始青瓷。玻璃杯一点杂质都没有,纯透明的,那个年代就有这么厉害的玻璃技术,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还有那香炉,乍一看还以为是近代做的呢,线条十分流畅,充满想象力。”
        
随着第二批陪葬品被发现,武帝墓布局的逻辑已经逐渐清晰起来。前室是祭祀的场所,摆放象征墓主人功业的武器、车驾和马上用具;前室正后方是主室,存放墓主人的棺椁;主室旁的左侧室,则陪葬生活用品吃的、穿的、住的、睡的、写字用的、游戏用的,虽然不多,但也涵盖了汉魏时期主要陪葬品的类型。
        
既然各种类别的随葬品都已经出现,那么神秘的被封起来的右侧室里,又存放着什么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更新,第 217 章 考古纪录片番外(三)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