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366章 导弹回家路

作者:菲力亲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5 14:31:13
        
RGM-84鱼叉才4米多长,拆掉战斗部和底部发动机,也就3米出头。
        
将一枚三枚鱼叉拆开也就几分钟的事情,等拆完重新收进空间,就轮到那个大家伙了。
        
UGM-96A(三叉戟)直径1.8米,长10.39米,重30吨。
        
这个大家伙,在空间中看着矮胖矮胖的,头上还顶着一根天线,当然,让知道那是整流罩端头帽。
        
拆这玩意可要小心,那个战斗部可是带辐射的,弹头的材料并不能完全隔绝核材料辐射的穿透。
        
为了这次拆卸,他在过来的路上,还特地经过了电器街,从一家仪器商的仓库里,顺了一台盖革计数器。
        
可惜没看到防辐射服,不然,高低他也要给自己整一件。
        
那可是核辐射啊,除了广岛和长崎的居民,有幸遇到的普通人真没多少。
        
一切准备就绪,孙志伟站在地洞的一个角落,将三叉戟放出来后,他第一件就切断了导弹内部自带的电源。
        
不管这玩意有没有往外发送信号,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要第一时间给它断电,以杜绝被发现的可能。
        
此时,孙志伟站在导弹的尾部,距离弹头远远的,他是真的怕呀,空间戒指又不能当防辐射衣来用。
        
随手将盖革计数器丢在弹头的位置,等了一会他才收回来查看数据。
        
还行,0.3毫希沃特(mSv),在安全范围内,不过也不能多呆,必须马上开始拆卸。
        
这个10米长的导弹弹体本身也是组装而成的,它可以被拆成7个部分。
        
分别是第一级发动机,级间过渡段,第二级发动机,级间过渡段,仪器舱和第三级发动机,整流罩,整流罩端头帽。
        
孙志伟拆这玩意只是为了方便运输,所以他可不会把它拆的太细。
        
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弹头部分拆下来,然后立即收进空间,剩余的部分就可以慢慢来了。
        
最后,这枚三叉戟被大致按长度被分为四段,每段2-3米,重量只有数吨。
        
这个还在他勉强可以处理的范畴内,再重一些就难办了。光拆这个大家伙,就花了他一个多小时。
        
拆完后,所有分段都被收进了空间,他又将地下的空洞重新掩埋好。
        
之后的时间,孙志伟一边等待国内的回复,一边收集材料,准备用来给拆开的弹体做箱内固定。
        
第三天,国内的电报来了,因为东京附近并没有可以保密又安全的船只,必须临时从港岛调船过来接货。
        
从港岛过来东京,那就还需要3天,时间很充裕。
        
孙志伟在富士山这边又呆了一天才返回东京。
        
回到东京后,他没有住进酒店,而是在港口租了一艘小游轮,开始在海上航道附近游玩了起来。
        
又过了两天,他亲眼看到约定的船只到港,但他并没有前去接洽。
        
根据约定,这艘货轮会正常靠港卸货、装货,然后立即出发返回。
        
又等了两天,接货的货轮才从集装箱码头开出,孙志伟已经在航线上等着。
        
在看到货轮后,他驾驶着游轮跟在货轮旁边,相距几十米,并排航行了几分钟,然后才错开。
        
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他已经将货轮上层的5个集装箱掉了包,换上了他包装好的导弹部件。
        
随后,就在海上,他向情报处发回了电报,电报里只是报上了5个集装箱的编号。
        
一切完成,孙志伟在第二天乘坐飞往华盛顿的班机离开了东京。
        
就在他上飞机的时候,负责接货的货轮正好经过东海。
        
货轮在这里突然右转,加速开往舟山群岛,在一个隐蔽的小码头快速卸下了5个集装箱。
        
随后,货轮掉头加速回到航道上,继续开往港岛。
        
当天,十辆军用重卡从舟山基地出发,一路开向西北,最终消失在茫茫的戈壁之中。
        
1979年1月22日上午,孙志伟回到了乔治城的家中。
        
下午,当他给老韩发了个回家的信息后,踏入自己的酒吧,就立即受到了贝琳达的热烈欢迎。
        
实在是这次他出去的时间太长,很多客户都等急了,一大堆客人在等他回来,鉴定他们认为比较珍贵古董。
        
诺曼·西蒙斯虽然也能开具鉴定证书,但诺曼开的证书跟他詹姆斯开具的证书,那权威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老客户,宁愿等一个月,也要等到孙志伟回来,亲自给他们的宝贝做鉴定。
        
于是,原本准备休息几天的孙志伟,在贝琳达的无穷怨念中,不得不开始继续当个牛马,努力干活。
        
因为积攒的业务太多,他只能加班加点的干。一共花了三天,才完成所有的预约鉴定工作。
        
其实鉴定本身花不了他多少时间,主要是制作鉴定证书比较费工夫。
        
虽然拍照等大部分工作都是贝琳达和两个小工完成的,但他依然要负责给每张鉴定证书签字。
        
鉴定证书价值2美元,拍照和服务价值5美元,他那个签名价值90美元。
        
随着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孙志伟的鉴定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家的认可。
        
孙志伟已经在考虑,要不要给自己的鉴定证书涨价了。
        
愿意相信他的人,拿过来鉴定的古董物品最少也要价值数万美元。这些客户根本不在乎这点鉴定证书的工本费。
        
那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呢,涨价呗。随后他就通知贝琳达,从明天起,将自己的鉴定证书工本费,提高到500美元一张。
        
而贝琳达和两个小工的服务费也跟着水涨船高,从5美元一份提高到10美元。
        
这可不是小钱,一个月只要有个几十份,就比两个小工的薪水都高了。
        
三个姑娘听到通知后,一个个双眼放光,恨不得把他孙志伟绑在店里天天打工。
        
连鉴定师诺曼也很高兴,因为孙志伟的鉴定费用提高了,肯定会有一些舍不得的客户会转向他这边来鉴定,他的业务量也会相应增长。
        
等他将店里的事情忙完,时间已经到了月底。
        
空下来他这时候才想起,在东京掉包集装箱的时候,收进他空间里面的五个集装箱的化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