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听到方言的称呼,乐苗笑着说道:
        
“还叫什么乐店?”
        
方言一怔,旋即反应过来:
        
“哦,不好意思,喊习惯了。”
        
乐苗对着他说道:
        
“就叫我名字就行了。”
        
“行。”方言点点头。
        
乐苗接着对方言问道:
        
“你这是打算去什么地方。”
        
方言对着乐苗指了指身边的小老弟和陈楷歌说道:
        
“我和我弟还有朋友,一起去一五六中学拿准考证,你们上次都见过的。”
        
这个时候小老弟和陈楷歌也对着乐苗打起了招呼。
        
上次方言结婚,他们就见过了,双方对彼此都还保留着印象。
        
乐苗冲他们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说道:
        
“哦,对啊,今天不少人都在拿准考证了。”
        
“你们报名的早啊,确实应该去拿了。”
        
方言这时候问道:
        
“你呢去干什么去?”
        
乐苗拿出个文件袋晃了晃:
        
“我办去香江的手续。”
        
说完,公交车启动车子往前方开去。
        
方言恍然说道:
        
“这不知不觉都到月末了。”
        
“可不是嘛。”乐苗接过话茬说道:
        
“手续办完我就该去香江那边读书了。”
        
方言对着乐苗询问道:
        
“你这读书是办哪种手续?”
        
一旁的陈楷歌见多识广,抢过话茬说道:
        
“我记得有一种是通行证,可以申请过去探亲,另外一种就是申请移民,可以获得相应居留权。”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哦,对了,好像现在咱们还在做试点,可以办理单程通行证,一些符合条件的人,可以以夫妻团聚或者照顾年老体弱父母的理由,申请单程通行证前往香江定居。”
        
乐苗回应道:
        
“我和你说的这三种都不一样,我走的是香江学校邀请的路子。”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家在香江那边的人打通学校关系,让那边学校发邀请函,然后这边办理相关的证件,接着我就可以过去了。”
        
她对着陈楷歌说道:
        
“你说的第一种,停留时间短,十几天时间通行证就失效。”
        
“第二种和第三种虽然可以永久居住,但是就放弃了内地的身份,我暂时还没打算成为香江人,所以只能走这种比较特殊一点的渠道。”
        
陈楷歌有些尴尬的挠挠头,没想到自己装逼,装到别人专业的地方了。
        
在一旁的方言恍然,原来是走的出国留学的路子。
        
只不过她这个是自己掏钱,不是公派而已。
        
以前的时候,方言本来以为在改开前国家很封闭,后来才知道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其实留学交流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1949年12月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就成立了办理留学生事务委员会,当时的目的是号召海外学子回国,投身建设中。
        
在次年的9月6日,第一批25名公派留学生启程前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五国留学。
        
1951年又再次往苏联派遣首批375名留学生。
        
到1958年时,已经派出留学人员1万多人,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九千多人。
        
1973年的时候,12岁的洪幌也就是陈大导第二任妻子,与另外三名小学生,成为第一批公派留学的小学生去往纽约读书。
        
在那边留学了4年时间后,1977也就是今年,她又回来了,这会儿应该正在北外附校上学。
        
随后1980年她再次自费出国留学。
        
1976年,也就是去年,在八月份又有200名公派留学生出国。
        
来到今年后,话说回乐苗身上,她之所以能够自费留学,是因为今年高考文件下达的同时,教育部还签发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
        
不止公派,私人海外能有资源的,也支持出去。
        
乐苗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也亏得她家里的消息灵通,一般人哪能知道这些去?
        
如果按照原来计划,她就只能移民过去,然后上学。
        
陈大导就算是自认为消息灵通家世不错,依旧还是差了点档次,他也根本没了解到留学这块儿的事儿,所以才在刚才没想到这条路子。
        
换成她老婆孙佳林,肯定就会想到这条了。
        
这时候为了打破陈大导的尴尬,方言接过话茬,对着乐苗询问道:
        
“对了,你伯父现在情况怎么样?”
        
乐苗说道:
        
“你瞧我,差点忘了这事儿。”
        
“当时吃你开的那个药方后,基本上已经没太大问题了,后来他被接去了领导干部的疗养院里,那边说大概需要住半年的时间。”
        
“如果能够完全康复的话,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方言点点头说道:
        
“那就好!”
        
乐苗说道:
        
“这事儿我们家都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呢。”
        
方言摆摆手,浑不在意的说道:
        
“说这些就见外了,真要算起来,其实你帮我的次数还更多一些。”
        
“我不过就是开了个药方而已。”
        
乐苗说道:
        
“可不能这么说,现在那对我伯父可是救命之恩。”
        
方言笑着说道:
        
“那这样吧,在你走之前,请我吃顿饭,顺便也算是给你践行了,说起来还没去你家里吃过饭呢。”
        
乐苗稍微思索了一下后,说道:
        
“那行,那二十七号晚上吧,就在我家里吃饭,到时候你们都来。”
        
方言点点头答应道:
        
“行,没问题。”
        
随后方言又乐苗聊了一会儿她离开后店里发生的事情。
        
接着就到换乘的站,方言和乐苗告别,和小老弟以及陈楷歌下了车,下车后在站台边,小老弟有些好奇的对着方言询问到:
        
“哥,这乐姐她都二十七八了,咋还不嫁人呢?”
        
方言一怔,然后说道:
        
“我也想知道。”
        
“不过据我知道的,没人问过她,所以也没人知道。”
        
小老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她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方言看了他一眼,问道:
        
“你说生理缺陷?”
        
小老弟说道:
        
“生理或者心理上的。”
        
方言想了想说道:
        
“从表象上来观察,生理上问题应该没有,看起来都挺正常的。”
        
“至于心理上的,我就不知道了。”
        
方晨接过话茬说道:
        
“她或许是以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现在一直走不出来,所以才导致今天这样。”
        
这倒是和之前方言的猜测不谋而合。
        
此刻一旁的陈楷歌对着方晨问道:
        
“就像你和那个玉琼一样?”
        
方晨怒道:
        
“老陈同志,你再揭我伤疤,我就和你绝交了!”
        
这家伙现在混熟了之后,就喜欢用这事儿开玩笑。
        
搞的方晨很蛋疼。
        
见到方晨怒了,陈楷歌立马贱兮兮的笑道:
        
“嘿嘿,别生气,我的错!我的错!”
        
他就喜欢没事儿撩拨一下方晨,看着大作家红温了,就感觉舒服了。
        
然后他又将话题拉回到乐苗身上,说道:
        
“其实要我说,她没有嫁人,更大概率是没有人敢娶她。”
        
听到这话方言和方晨都朝着他看去。
        
于是陈楷歌就对着他们分析到:
        
“你们想想她的家庭成分,特别是十年前她该嫁人的年龄,正好遇到错误的时间,谁敢娶?”
        
“到了现在年龄大了,周围也没合适的,所以就这么耽搁了。”
        
“所以她去香江没准还能解决下个人问题呢。”
        
方晨点点头说道:
        
“倒是有道理哈……”
        
得到了肯定的陈楷歌立马得意的笑了。
        
见到方言没表态,他又问道:
        
“方哥,你觉得呢?”
        
“觉得我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方言无奈笑道:
        
“咱们三个老爷们儿,还是别在这瞎分析人家姑娘家了,要不换个话题吧?”
        
陈楷歌说道:
        
“哎呀,男人在一起,聊天的话题不就是这些嘛。”
        
“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男人女人。”
        
方言对着他问道:
        
“你不是喜欢聊莎士比亚什么的吗?”
        
陈楷歌一点都没藏着掖着,当即就表示:
        
“那是用来对付女人的,正经大老爷们儿平常谁没事儿聊这个啊?太装了……”
        
“……”方言无语,只感觉这会儿的陈大导真诚极了,什么真话都往外说啊!
        
不过这一打岔,三人话题就变成了其他的。
        
聊了一会儿公交车就来了。
        
一上车方言就发现,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去学校拿准考证的。
        
因为车里基本上年龄都没有超过四十的。
        
甚至还有人就这点时间还拿着书在车上翻,也不知道这摇摇晃晃的车里,他到底能不能看清楚。
        
反正看起来很努力就对了。
        
等来到一五六中学附近的公交站,一车人就蜂拥而下。
        
直接把整个车厢都空了出来。
        
方言他们也下了车,就跟着同一车人往学校里面走。
        
进到学校后才发现,这里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没办法,三人就只好排起队来。
        
大概排了二十多分钟,终于轮到他们了,进去后招生办会核准他们的分类,然后让他们出示有效的证件和材料证明。
        
就比如方言就拿了自己的东直门医院的专家工作证,小老弟就拿了他的作协证件,陈楷歌就拿了他的北影厂工作证。
        
工作人员核实他们身份的时候,也有些惊讶,特别是对方言的证件特别惊讶。
        
第一是没想到这么年轻居然是专家了,第二是没想到专家居然还要去考试。
        
给方言他们发了准考证,这事儿就开始流传开了。
        
方言这情况,要不是亲眼见到的人,哪个会相信啊?
        
不过他们不知道,今年全国考生里,如方言这类的人可不少。
        
其中不乏不少单位里看起来前途光明根本不用高考的人。
        
但是大家都选择了高考。
        
这里面的教职人员,领导干部,行业精英,不在少数。
        
他们想法都很一致,下个月去考场里闯闯,看看能不能借着这次东风,让自己人生更上一层楼。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回报一下昨天首页推荐的情况,昨天均订加了100多,目前3134均订,月票多了100。
        
所以再欠大家8000字。
        
目前欠大家32000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