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婚宴结束后,年轻人嚷嚷着要闹洞房。
        
这年代的闹洞房也比较简单,方言和朱霖两口子,就在卧室里一起咬苹果,喝交杯酒。
        
然后给大家表演个节目。
        
方言和朱霖共同唱了一首歌。
        
大院子弟那个会吹口琴的李军,还加入了伴奏。
        
最后和朱霖学过舞的姑娘们,还围着他们跳起了舞来。
        
也好在方言家里的卧室大,要不然还真是施展不开。
        
一幕幕热闹的场景都被陈怀恺用照相机记录了下来。
        
最后一直把今天的胶卷全拍光,才算完事儿。
        
闹洞房时间也就一个多小时时间,方言他们也忙碌了一天了,刚才也就草草吃了两口饭,需要休息。
        
宾客都陆陆续续的离开,方言他们在门口一个个的送走。
        
离开的人手里都会拿到一份准备好的红花生红鸡蛋红枣,还有一条红双喜毛巾。
        
婚礼从从头到尾,规格可以说是拉的很高了。
        
陈怀恺手里的相机想要记录这一幕,结果没胶卷了,急的直挠头。
        
然后看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邓敏在拍摄,忙过去商量到时候分享一下底片。
        
邓敏答应了陈大导的要求,不过也要陈大导那部哈苏洗出来的照片。
        
两人就这么答应了交换条件,满意的开始记录眼前的一幕。
        
送走了大部分人,也就只剩下一些住在方言家里的亲戚还没走了。
        
朱良春朱老,哦,现在方言该叫叔公,他就住在方言家里前院。
        
还有跟着他一起进京的陈幼清陈师兄,也同样住在这里。
        
另外还有老娘娘家来的亲戚,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和大舅妈,还有二舅和二舅妈。
        
大舅是铁路工人,因为抢险落了残疾,现在每个月都有钱领,本来打算研究下外公留下的医书,可惜医书早就丢失太多,早就看不懂了。
        
二舅是高中老师,前些年也遭了殃,现在还没有恢复工作,日子过的也不怎么好,全靠在食品厂的二舅妈养家。
        
至于家里的表哥表姐们,这次一个都没来。
        
主要是本来生活就不太好,过来还得交一份随礼。
        
更何况他们和方言也不亲,就知道有这么个表弟而已。
        
只有大舅和二舅过来,才发现原来小妹家比他们想象中的过的要好得多。
        
这大四合院,这结婚的大排场,还有今天的酒席。
        
一样样的都说明,方言太有出息了。
        
而且娶的这个老婆也不得了,那嫁妆是用卡车拉过来的。
        
一样样的堆在正厅里,堆在书房里。
        
和他们家里儿子娶媳妇儿的时候,那简直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以前不和方言家走动,那都是因为方言家里遭了殃,方振华更是直接被发配出去了。
        
现在这下方振华回来后,也成了学校的教授,何慧茹国庆一结束马上就是协和的副主任医师了。
        
儿子厉害,儿媳妇儿也厉害。
        
简直让他们羡慕的紧。
        
方言老娘何慧茹多少也有些让娘家大哥二哥看看的心思,就留着他们在家里住一晚上。
        
也算是另类的一种扬眉吐气方式了。
        
另外方言还有两个姨,不过都嫁到外地去了,这次也来不了。
        
至于老方家的人,那情况就更加惨烈一些,大伯和三叔四叔还有小姑,全都因为各种原因到外地去了。
        
唯一消息就是都还活着,要对比起来,前几年老方家最幸运的,反倒是方振华。
        
至少他老婆还在协和,家里还没从京城搬走。
        
方言结婚的消息也就只是老爹发了个电报出去,等到方言结婚的之前,也就只有大伯和小姑回了消息。
        
说是寄了些土特产过来,祝贺侄儿新婚快乐。
        
……
        
当天下午的时候,方言家里还把厨房里剩下没有动的菜肴,都分装了一些,拿去给了附近的街坊邻居。
        
主要就是冯主任街道办的人,还有协和别墅区里面的专家教授。
        
还有没多远的派出所。
        
这年头流行这样,剩菜也不浪费。
        
更何况方言家的菜那都是相当好吃的,还是锅里没有动过的。
        
一个个街坊邻居们,都欣然把这些菜收了下来。
        
送过剩菜后,方言他们家里晚上一家人又吃了一顿。
        
然后两口子就回到卧室里,开始清点上了今天大家送的礼物。
        
徒弟安东索菲亚家他们老爹老毛子巴丘卡耶夫,直接整了台彩电送过来。
        
方言本来还想等到生了孩子自己买呢,他就送过来了。
        
这玩意儿太贵重了,方言都没好拿出去。
        
要是被其他人看到,对比太强烈,都不好意思送礼了。
        
另外还有大姐和大姐夫家送的东西也很硬核,他们家拿了一颗最大的牛黄送给了方言和朱霖。
        
这会儿要是拿去卖了,就能值两千多。
        
方言本来想推辞,但是大姐说以后大姐夫工作还得全靠方言帮忙,让他必须收下。
        
方言也就只好收下了,不过这牛黄他倒是没打算拿去卖。
        
留着以后说不定能自己拿去做个中药什么的。
        
老四方晨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钱,给方言他们弄了一个古董的唱机。
        
放在了正厅里面。
        
然后是朱家人送的一大堆的红包和票据。
        
他们远道而来不适合拿东西,就准备了最实在的。
        
朱老则是送了方言一套古九针,还有一本他学医时候的宫廷秘方,那是他早年在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学医,从其手里的传承下来的东西。
        
里面的方子都是用药巨贵,但是效果很厉害的。
        
日常使用没啥意义,毕竟有其他有性价比的选择,但是里面救命方效果到位。
        
对于方言来说也是很宝贵的东西。
        
然后就是乐苗,送了方言一张古画,方言还没研究,反正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章,应该是价值不少。
        
至于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送了一些纪念意义,或者实用的物件。
        
大舅哥和小姨子刚回城,手里没啥东西,也送的这些比较普通的。
        
这一清点,方言和朱霖两口子,就清点到了晚上十一点。
        
虽然这次婚礼花销不小,但是收下的礼也颇为丰厚。
        
总的来说,这次婚礼结束,小两口的小金库金额,又翻了几番,人际关系又广了不少。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一万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