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二十六章 买车做衣服

作者:紫苏叶知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5 03:05:45
        
春和景明,阳光灿烂。
        
京城这些天的气温较之从前,倒是暖和不少,毕竟要进入春天了。
        
午后的灯市口小学,格外静逸,阳光落在程开颜身上暖洋洋的。
        
站在办公室里摆满青瓷花坛的窗户,程开颜看向窗外。
        
从城市北边呼啸而来的冷风,拂动校园里茂密的树林,泛黄的枫叶垂落满园。
        
西式基督教风格的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在树影夹杂着阳光的氛围诉说着百年历史的古朴氛围。
        
灯市口小学是京城知名的百年老校,曾在建国初期就被定为BJ市重点小学。
        
学校始建于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创办,定名为“育英”学校(男校),在京城享有盛名,成为当时官商子弟首选学校。1952年归为国有,成为公立学校,其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
        
对学生而言,是个好学校,对老师而言也是个好单位。
        
起码不用担心十几年后的大下岗。
        
办公室里,徐玉秀捏着筷子,品用着盒饭里的食物,动作轻缓,细嚼慢咽是程开颜经常能在母亲身上看到的。
        
不急不慢的,带着无可挑剔的温柔优雅不是一句简单的大家闺秀这么简单概括的。
        
这必然是从小就接受着最好的礼仪教育。
        
程开颜忽然对外祖家感到好奇,记忆里从小开始,徐玉秀便一直以身作则教他各种东西,没和他讲过多少外祖家的事情。
        
更多是只言片语,但他能感受到母亲言语中的刻意隐瞒。
        
毕竟五千大洋的钢琴,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的。
        
“在想什么?”
        
徐玉秀素手持着一则洁白手绢细致的擦了擦嘴,一偏头,便看到儿子失神的看着自己。
        
“没什么,吃完了的话我们就回家吧。”
        
程开颜摇摇头。
        
“不。”
        
“???”
        
“先去买车,我可不想走回去……拿着。”
        
母亲起身自顾自的收拾着东西,当老师每天没什么东西要带回去的,无非就是教案和作业本。
        
而饭盒,公文包,外套这些东西,母亲都丢给程开颜拿着。
        
……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学校的街道上,往王府井百货大楼走去。
        
程开颜走在后面四处张望着,虽然重生已有数月了,但京城的街道还没怎么细致的看过。
        
和母亲走在大街小巷里。
        
刺目的阳光,破碎的树荫,沾着油污的井盖,柏油路还有街道两边的商标牌子,让程开颜有种在后世逛街的熟悉感。
        
就是灰扑扑的水泥房子,水泥街道充斥着这个时代的特有的气质。
        
“就快要过年了,我寻思着给我们娘俩做几套衣服过年穿穿,到时候走人家拜年,你觉着怎么样?”
        
母亲温柔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可以啊,待会儿买完车就一起去看看吧。”
        
程开颜这些天来,一直穿的是军大衣,因为衣柜里好多衣服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小,现在的他都一米八了。
        
倒也不是不能穿,就是漏脚脖子和手腕,上上下下都短一截。
        
从前没人陪他逛街,也没人给他买衣服。
        
因此程开颜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裁缝技术,做条裤子,做件衣服还是不在话下的。
        
至于更复杂一些的,比如裙子之类,他也不是没做过的,还放在网上卖过。
        
为了生存,孤儿就是会点各种生活技能,除了做饭。
        
灯市口距离王府井不远,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王府井。
        
因为正是元旦佳节,中午人还挺多。
        
一眼看去,非常多的老字号店铺在街上挤着。
        
王府井北侧的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对市民提供储蓄业务,星期天也不休息。
        
人民日报社大门,作为中央权威媒体门口还有战士持枪警卫。
        
利生体育用品商店,程开颜小时候去过,记得里面还卖猎枪,松鼠牌单筒猎枪,198元。
        
鞋铺同升和,很多领导都在这里定做自己的鞋子。
        
王府井的刻字服务部,不但吸引着许多老百姓,还有不少日本人热衷前往,这会儿基本上就是人手一个印章,像上班,寄信收信有的就是用印章一按就行了,效力等同于签字。
        
BJ画店,在这里售卖有齐白石、吴作人、黄宾虹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放以后随便一幅可都是百万起步。
        
国画这会儿就是不值钱,今年将诞生一幅价值千万的油画《父亲》,这幅写实主义油画会以两百多块钱的价格卖了出去,油画值钱,比写小说还赚钱。
        
“罗立中?在四川上大学,买不到好可惜啊!”
        
母子俩,来百货大楼买自行车。
        
一楼顶部的招牌用红色大字体写着BJ市百货大楼。
        
BJ市百货大楼是解放后新建的百货大楼。
        
它的一层是日用品和家用电器,二层是皮鞋、帽子、文具,三层是布料和成衣。
        
“售货员同志,麻烦问下还有自行车吗?”
        
徐玉秀走进卖自行车的门市部,这会儿正好有几对新人正在里面试着。
        
新年结婚的人不少,而自行车作为结婚三大件之一,很多女孩结婚的条件就是要有自行车,没有就不结。
        
“有票吗?没票赶紧走。”
        
女售货员斜着眼睛看了过来,一副不耐的模样。
        
“没有我来干什么?”
        
徐玉秀双手抱胸,皱着眉道。
        
女售货员气性大要赶人,再定睛一看,结果便在徐玉秀身后看到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男人,明显是一起的。
        
顿时心中一惊。
        
好家伙!这得有一米八几了吧?
        
这一拳头下来……
        
嘶!
        
念及此处,女售货员连忙换上笑容,“早说啊,来来来,要哪个牌子的?我们现在还能直接办证上牌。”
        
“永久牌的。”
        
徐玉秀在荷包里取出十几张大团结,还有一张折好的自行车票。
        
买车上牌办证,总计下来也才不到半个小时。
        
中间还有一对刚结婚的小年轻偷摸摸走上前来问。
        
“同志,你们还有票吗?你也知道现在一票难求……您要是愿意可以把票卖给我,一张十块钱。”
        
“没有没有,你去问问别人吧。”
        
程开颜推着车子连忙摇头,开玩笑,十块钱?
        
二十一张都有人要。
        
……
        
出了百货商店的程开颜骑上自行车都感觉自己带着风,又去一趟裁缝店一人定了两件过年的新衣裳,还买了两匹布,回家自己做。
        
“叮铃铃!”
        
铃铛声在胡同里响起,随着一阵风进了院子。
        
“哟!玉秀买自行车了?看着蹭亮的成色儿这是新买的吧?”
        
王翠花这个大嗓门围了过来。
        
一旁在厨房里吃饭的赵大娘也听见了,蹲在厨房的红砖上啃馒头稀粥,羡慕嫉妒的看着。
        
赵瑞雪也看得有些羡慕,要是自己也有一辆自行车,就能每天回家了。
        
她便回头问:“妈,我们家啥时候买自行车啊?我的补贴不都给你了吗?这会儿也快有一百了吧?”
        
赵大娘闷不作声,低头吃饭,临了来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自行车吗?程开颜又不上班要车有什么用?”
        
赵瑞雪摇摇头,心想还是不把程开颜在北师大当助教的事情,刺激她了。
        
免得气出病来。
        
没由来的,赵瑞雪忽然想到前几天宋建春说的一句话……
        
叹息道:“时也命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