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7章 第二次合成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4 22:10:16
        
1978年12月24日。
        
天刚蒙蒙亮,江弦便爬起来用广告颜料抹掉了平板三轮车的牌照号码。
        
刚睡醒的赵振开和姜世伟揉了揉眼眶,被打通任督二脉般灵光一闪。
        
这小子怎么这么熟练?
        
做完这一切,三人把厚厚几沓《今天》捆在三轮后面,拎起刷子和浆糊,在小伙伴们的目送下启程。
        
“咱们先去哪?”江弦问了一嘴。
        
“先上天安门吧。”
        
天安门是绝对的核心,京城的中轴线,故宫、天安门、纪念碑、纪念堂、前门,前门再往南就是箭楼,箭楼下面有个大门洞,49年解放军在这个门洞下进城,办的入城式。
        
“往哪贴啊?”三轮停在天安门广场上,姜世伟望着空旷的广场有些茫然。
        
不远处,还有个在广场上摆摊卖萝卜的,一脸奇怪的看着他们。
        
江弦眼珠子都快飞出去了。
        
“特么的,天安门广场还能摆摊儿?!”
        
“怎么不能?”
        
“又没人管。”
        
江弦左顾右盼,目光最后落在纪念馆,老人家刚作古两年。
        
鲜为人知的是,京城邮局大楼原本设在纪念馆东侧,与主体建筑相距仅22米,去年被爆破拆除,天安门广场才是如今的整齐格局。
        
姜世伟遗憾道:“以前天安门东边有块大木板,挺适合贴的。”
        
“换個地方吧,今天西边会堂人有点多。”江弦望着那个方向。
        
24号这一天...
        
姜世伟提议,“上zn海门口贴怎么样?”
        
“发什么癫。”江弦差点没忍住踹他一脚。
        
赵振开提议:“咱们去西单那面墙上贴吧,那儿挺合适。”
        
西单公交转乘地,电报大楼以西。
        
人行道边,竖立着一堵二百米长的灰墙,便是西单民主墙。
        
看着满墙的大字报、小字报,以及乌泱泱拥堵在墙前面的行人,赵振开和姜世伟一下犯了怂。
        
“这...这怎么贴啊?”
        
“这大早上的怎么那么挤啊,要不咱找个没人的地儿。”
        
“比菜市场赶集都热闹。”
        
“怎么办?”
        
俩人束手无策,跟后世那清澈而愚蠢的大学生一样,不光毫无经验,还放不下脸面。
        
“怂屁啊。”
        
江弦拎起浆糊刷子,“借过了、借过了!”
        
拥挤的人群立马错开条缝儿。
        
不少上西单墙看热闹的群众望向他,好奇这人要闹什么幺蛾子。
        
江弦撕掉墙上几张已经破损的大字报,腾出片空地儿,随后pia叽把浆糊往墙上一涂,再使刷子抹匀乎。
        
有他打样,姜世伟和赵振开也放开了不少,跟在他身后,把《今天》的创刊号张贴上墙。
        
人群刷的一下围了上来,眨巴着眸子盯着新上墙的刊物。
        
“这写的是什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没见过这样的诗呐。”
        
多少年后,有亲历者回想起这一幕,已忆不清当时场景,只觉好像部战争电影里的场景,那三人洞穿城墙,踩着老旧瓦砾,迎风抖开了语言之旗。
        
离开西单,三人又挥师王府井。
        
王府井的那口老井在20世纪消失多年,等到95年才被重新发现。
        
如今的王府井也不是赫赫有名的小吃街,街两侧布满了家用电器及百货。
        
“江弦,多亏你也来了,要是光我俩,可能还不行。”
        
“就是,那么多人,你怎么不怕的?”
        
江弦并未听到。
        
此刻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脑海中的提示上。
        
“灵感【离经叛道】进度+1,当前进度(3/3)”
        
第二条序列...
        
成了!
        
没急着合成。
        
蹬着三轮,提着浆糊、刷子,抵达青华大学。
        
身后出现了身着白色制服的警察。
        
“这怎么办?”
        
“不会抓咱们吧。”
        
赵振开、姜世伟对视一眼,有些拿不定主意,下意识望向主心骨江弦。
        
“没事儿,要抓早抓了,接着贴吧。”
        
三人提着浆糊,往青华园的墙上一通贴。
        
渐渐有人围了上来。
        
“哇,这不是北岛的诗么。”
        
“醒来吧刘鑫武?哈哈,这个巧妙!”
        
“我就觉得刘鑫武的文章和洒狗血没太大区别,刁钻偏激,终于有人道出了我的心声。”
        
“同志,你们是什么人呐?”
        
学生们颇为热情。
        
警察则挤在学生后头,一头雾水。
        
“他们贴的什么?”
        
“我看像是...诗?”
        
“开什么玩笑,什么诗是这样写的。”
        
“把中文系的教授请来看看。”
        
......
        
天蒙蒙黑的时候,飘起了小雪。
        
江弦一天没吃东西,又冷又饿,手上也黏糊糊的,全是浆糊和纸屑的残渣。
        
燕京大学的三角地是他们的最后一站。
        
回过头,忽望见身后,那黑漆漆的冬夜里,站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学生们。
        
他们抄手缩身,身上落满雪花,炽热的呼吸与冷空气搅成一团,昏黄的路灯下,一双双眼睛明亮而热切。
        
“同志,你们这杂刊真好!”
        
“我喜欢那上面的诗词、文章。”
        
“你们以后还来贴么?!”
        
“我们还能看着这些作品么?”
        
“还会往下办么?”
        
姜世伟苦笑一声,“走一步看一步吧,我们就是普通人,没刊号,也没经费。”
        
江弦收起东西,将三轮车头调转。
        
寒夜里,不知谁忽然带头喊了句。
        
“同志,我这里有些钱,你们收着。”
        
马上便有学生自发的从口袋里掏钱,一把把零零碎碎的钱往前传递。
        
“这钱伱们拿去用。”
        
“我这里也有点。”
        
“同志,你们的刊物一定要办下去!”
        
“接着办,我还想看你们的作品。”
        
“我会给你们投稿的!”
        
赵振开鼻子一酸,深鞠一躬,“承蒙各位喜欢,今儿能出来,是担着被捕的风险,我身为主编,不能老让成员涉险,以后不会再贴了,但咱们这杂志,只要有一个人看,就会办下去,喝西北风也办下去...”
        
雪花纷飞,人群主动错开条缝隙,三人推着三轮车往校园外走,赵振开一路抱拳作揖。
        
江弦裹着大袄,蹲在车上。
        
望见有些学生踉跄在三轮后头跟了一程,最后站在路灯下,使劲挥手。
        
带来的《今天》杂刊已经空了,只剩几本折页、漏印、硌印的。
        
江弦捧起仅存的几本《今天》杂志。
        
路灯昏暗,文字颠簸,寒风噼啪想要将那页折上——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
        
他不觉得冷,热腾腾的气在胸腔燃烧。
        
东四十条一家夜宵摊店,陈皑鸽、于友泽早便在此处候着。
        
这会儿只有少数餐饮店夜晚营业,专为夜间工作人群服务,司机、售票员、夜班职工...
        
喝了点酒,吃了碗炸酱面。
        
散场后,江弦孤自往招待所回。
        
看见飞雪树影,路灯光晕,翘起的屋檐像船在黑夜中航行。
        
拍拍冰凉的脸颊。
        
“系统,合成。”
        
“已解锁第二条合成路径:”
        
“【大院子弟】+【离经叛道】=...”
        
“《动物凶猛》”
        
痞子作家王硕巅峰之作。
        
姜文将其翻拍为处女作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