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番外篇【1】

作者:一天写三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14:00:39
        
战后的重建非常迅速。
        
得益于贵霜稠密的人口,一座新的城池很快就在白沙瓦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其建筑风格再也不和贵霜传统建筑相似。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粉墙黛瓦、飞檐翘角。
        
若是有汉商突然来到此地,怕是会一阵恍惚,以为自己又回到了汉地。
        
“黎公,以后就不要称呼此地为什么白沙瓦城了。”
        
“天子下过诏命,要求废除贵霜文字,以汉文为正统。”
        
“此地一年四季气候适宜,不如就唤作春城如何?”
        
身旁的黎富敬畏的看着诸葛亮,连忙拱手:“下官知道了。”
        
诸葛亮哑然失笑:“黎公不必如此。”
        
“天子尊崇周礼,不肯断绝贵霜国嗣,特意以你为公爵,建立黎国。”
        
“按照大汉的君臣之仪,我现在应当才是你的下官才是。”
        
“不敢,不敢。”
        
黎富说着不敢,但腰杆却不自觉的挺高了几分。
        
是的!
        
天子在册封诸国的时候,并未将贵霜彻底除国!而是令立黎富为公爵,允许他按照贵霜的礼仪祭祀。
        
昔日周王室分封,以殷商之民册立宋国。
        
本以为宋国将为祸患,岂料宋国反倒成了关东诸国当中最为遵守春秋礼法的诸侯国。
        
天子册封黎富,想必用意也在此处!
        
而黎富也没有让天子失望——
        
“谨遵天子教诲!”
        
“如今已经依靠天子诏命,彻底废除贵霜文字,开始传授百姓汉文!”
        
其实这事本来也不需要黎富花什么大的代价去改变。
        
因为贵霜识字的权利,往往只允许被掌握在那些高种姓人手中。
        
将他们一铲除,剩下基本就是从无到有,反而是异常轻松!
        
“好。”
        
诸葛亮也十分欣慰。
        
“此外,要尽快疏通贵霜与大汉的贸易。”
        
“这是对两地百姓都有益处的事情,耽搁不得。”
        
“喏!”
        
黎富对贵霜百姓之事异常上心。
        
他坚信,贵霜百姓,本就与大汉百姓同根同源,乃是诸夏之后!
        
只要积极汉化,那贵霜的百姓将来迟早能够和大汉一样,过上天朝上国的生活!
        
“此外还有一事,希望大人能够应准!”
        
“什么事?”
        
黎富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忐忑。
        
“如今贵霜国内百姓大都愚昧,血脉稀薄。”
        
“不知能否让汉室男子迎娶贵霜女子,如此好使血脉纯正?”
        
“啊?”
        
不过诸葛亮思索一番,觉得貌似不是没有道理的样子……
        
“那……试试?”
        
很快,就有一则安南都护府发布的文书流传到了蜀地、荆州。
        
“贵霜!贵霜!正是养老的好地方!”
        
“来就送土地!送老婆!”
        
“娶老婆不要彩礼,反过来倒贴嫁妆你敢不敢信!!!”
        
“……”
        
随着通俗易懂的宣传,这些地方的百姓顿时心动起来!
        
和其他地方不同。
        
蜀地、荆州,可谓是遭遇战乱最少的两个地方。
        
相比大汉其他地方,他们的生活水平向来优渥。
        
这就导致,战乱二十年,这两个地方的人口数目几乎翻了一倍有余!
        
偏偏,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当地根本没有田地均给他们,这都属于潜藏在暗处的严重危机!让当地的不少官僚、家长都无比犯难。
        
没有田地,就不能立业。
        
没有立业,就不能成家。
        
没有成家,就不能传递香火。
        
但是贵霜的出现,毫无疑问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去了就有地!去了就有田!
        
甚至于……因为贵霜不少诸侯国都处于草创阶段,甚至是去了就能当官!
        
而且还有老婆!
        
而且这老婆还给补贴你敢信?
        
加上朝廷这些年来有意无意的宣传以及这些地方的百姓是亲眼看到有汉商将贵霜的黄金、象牙等物运到汉地来贩卖,知道贵霜确实乃是富裕之地,当即有不少年轻人都背上行囊,陆续赶往贵霜。
        
别说是蜀地、荆州的百姓。
        
就连关中的百姓听到消息,都有了意动!
        
关中虽好,但是终究风浪太大,不知藏着多少蛟龙!
        
科举的题目越来越难,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这些重担,显然不是家里的几亩薄田能够维持。
        
就算是有着诸多优惠的政策,有着当今世上最好的教育、医疗,这些百姓也还是不自觉思考,是不是应该换个活法。
        
而朝廷在此时,也恰到好处的发布一道政令——
        
“凡往西域、辽州、殷国、南洋、西域、贵霜者,可领金圆五千!”
        
发钱!
        
只要抵达这些地方,不光当地有着优惠政策,甚至就连朝廷都会发放补贴!
        
这下,关中百姓终于从心动变成了行动。
        
关中虽好,长安虽乐,但如今却已经越来越卷。
        
如今身为父母长辈的百姓,又都是从大乱年中走出的那一批人。
        
他们都知道,这世界上,终究是普通人居多。
        
他们的父母、他们、他们的孩子,也基本都是普通人。
        
以前挤在关中,是因为没有选择。
        
但现在,大汉那广袤且肥沃的土地显然给了他们不一样的选择,让他们有了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虽然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倘若能换来更重要的一些东西,也未尝不是一件喜事?
        
“走吧!”
        
“如今汉人能够生存的土地要比以前大的多!”
        
“去换个活法,兴许能比现在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