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372 荣宝斋里卖赝品?

作者:森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7 03:35:56
        
方明华又看了看别的书:《安娜卡列尼那》,竟然还有一本《曼那回忆录》!
        
卧槽!
        
小黄书啊。
        
不过方明华并没拿出来,而是很随意的问道:“王梓,你喜欢看书?”
        
“嗯嗯。”姑娘赶忙回答。
        
“也喜欢写?”
        
“我没写过,我考中戏的戏剧文学系结果没考上方叔叔,你觉得我能写吗?”姑娘问道。
        
方明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出了房间,对王梓说道:“出来在过廊里聊吧。”
        
王梓跟着出来,两人就站在过廊里聊起来。
        
“我现在在鲁迅文学院临时代课。”方明华突然说起自己的事。
        
“我们班上有个女学员,叫李虹颖,年龄比你大几岁,经历和你有些相似,也一直在外飘荡,走了好多地方。”
        
姑娘不明白他要说什么,但依旧静静听着。
        
“但和你不同的是,她看的书很多,很杂,而且自己还尝试动笔写诗歌,写,现在已经发表了好几篇,所以来鲁院深造.我的意思是,你也可以试试,前提是要多看点书。”
        
“那,方叔叔,你给我推荐几本书吧?”王梓说道。
        
方明华沉思了下才说道:“王安依写的吧,她也是你们申城人,还有铁拧、张洁几位女性作家的书都可以,当然,坚持每月看《延河》非常好。”
        
王梓听了不好意思笑了。
        
“嗯,我明天就去买!”
        
看看手表,快十二点了,方明华准备离开。
        
“方叔叔,我请伱吃饭吧。”王梓热情招呼。
        
“不用了,你忙你的,再见。”方明华摆摆手,转身离开。
        
等出了柳芽胡同,这才发现和王梓说了一番话竟然忘记收她的房租了!
        
算了,等下次吧。
        
方明华就在胡同口的一个小饭馆吃了一碗炸酱面,并没有急着回鲁院,而是想到琉璃厂文化街去转转,反正距离这里不远。
        
走到前海北沿路上,直接拦了一辆黄色面的直奔目的地。
        
琉璃厂文化街。
        
西城区和平门外,辽时为“海王村,乾隆年间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建国后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
        
方明华来这里并不是想买什么家具古董之类,他不识货,也不想费那功夫,来的目的主要是看看书画,特别是荣宝斋的卖品。
        
这个年代的荣宝斋门面远没有后世规模庞大——半条街都挂着荣宝斋的招牌。而如今只有两个门面,方明华进去,里面人并不多。
        
说实在,现在还是八十年代,收藏品离普通老百姓还遥远。
        
或许是天气热的缘故,店里一個伙计正在打瞌睡,看到有人进来赶紧招呼。
        
“同志,想买什么?名人字画?还是复制品?或者是文房四宝?”
        
荣宝斋不仅出售名人字画,而且还出售仿制品。荣宝斋有一个项绝技:
        
木版水印技艺,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地步。
        
据说琉璃厂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50年代,荣宝斋经理侯恺把齐白石请到店中,在他面前挂出两幅墨《虾》,请他分辨哪一幅是真迹。白石老人端详许久,最终摇头说:“这个……我真看不出来。”荣宝斋木版水印之奇,可见一斑。
        
方明华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吹牛。
        
齐白石能看不出自己的画的画?
        
方明华来当然不是买仿制品的,于是说道:“麻烦你把你们店里赞藏的张大千、齐白石、齐悲鸿、李苦禅这些民国画家真品拿来我看看。”
        
说实在,对于古画,别的画家的画他不敢乱说,到那时对于民国这一批.
        
家里可是藏着近万幅他们的真品!
        
每天没事干就拿出来瞅瞅,再加上阎秉初的这位西京收藏界的大佬悉心指点,他敢说瞅这几个人的画是否真品,还是蛮有把握的。
        
没想到对方说道:“对不起,刚接到上级领导通知,您还说的这些民国期间画家的画暂时不对外出售。”
        
“不卖了?为什么?”方明华有点惊讶。
        
“我也不清楚,前几天才接到文件通知。”
        
别看荣宝斋这个名字像私人店铺,但经过解放后公司合营之后,现在是妥妥的国有企业!
        
“那能不能看看?”方明华有些不死心。
        
伙计有些不耐烦,不过还是进了里面拿出两幅画出来。
        
第一张就是齐白石的画的虾。
        
齐白石一生画的虾太多,所以赝品也最多,店里光线有点暗,方明华干脆借了个放大镜仔细看起来。
        
伙计一看他这架势。
        
哎呦
        
年纪不大,看样子还是个内行啊。
        
“同志,您是干什么工作的?”伙计忍不住问道。
        
“编辑,也写。”方明华头也不抬回答道。
        
文人伙计心一动。
        
这年头,文人往往是墨客两个字相连,好多文人都是收藏大师,远的如鲁迅胡适还有沈从文,这些民国大师都是收藏大师,鲁迅喜欢收藏古书籍、古钱币、中国版画。
        
胡适比较特别,除了收藏古书籍外,最喜欢收藏火花,就是好火柴盒。
        
沈从文只接收藏古玩,特别对丝织锦缎感兴趣。
        
还有现任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夏衍,中国邮票收藏第一人,家里收藏不少扬州八怪的书画,又和齐白石是挚友,也收藏了不少齐白石的画。
        
当然,夏衍为人非常低调,只有收藏界里的人士会知道,外界只知道他是剧作家,电影协会主席。
        
伙计在那里胡思乱想,方明华仔细看完这幅画,发现竟然是赝品!
        
不会吧?
        
幸亏现在暂时不对外出售,否则卖出去荣宝斋的招牌就要砸了!
        
该不会是伙计拿错了,将仿制品当成真品拿出来了吧?
        
很有这种可能。
        
想到这里,方明华抬起头道:“同志,你把画拿错了吧?这个应该是你们店里的仿制品。”
        
“怎么会?!”伙计嘴里嘟囔着,仔细看了看,顿时大吃一惊赶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同志,我真的拿错了。”说完赶紧把一摞画收起来匆匆抱回后面。
        
伙计刚到店铺后面,一个中年男人迎面走来,正是荣宝斋第二位经理——蔡金鹏,也就是前年才接替第一位经理侯恺的位置。
        
“小张,你慌慌张张出了什么事?”蔡金鹏问道。
        
“外面有个作家要看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我拿错了将复制品拿了出去。”伙计实话实说。
        
“这么不小心?!”蔡金鹏低声呵斥道,随口又问了句:“对方发现的,还是你发现的?”
        
“对方.”伙计低声说道。
        
对方?
        
蔡金鹏顿时来了兴趣。
        
虽然是复制品,但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说实在不是行家根本看不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