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佬粉丝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5 08:32:55
        
“姚远啊……”
        
区长上来就是一种老师面对班里学习最好却又最淘气的学生的语气,无奈道:“你又搞什么事了?”
        
“我没搞事啊,我陪孩子呢。”
        
“那领导怎么又要临时视察啊?”
        
“哪位领导?”
        
区长说了一个名字。
        
姚远一听,哦!
        
“你琢磨琢磨,可能为了什么事?”
        
“我哪能猜出领导的心意,反正就视察嘛,接待过很多次了。我们就正常走流程呗,有事人家自然会说。”
        
区长唉声叹气的挂了。
        
“怎么了?”茵茵问。
        
“我不是在炒作《三体》么?引来一位大佬粉丝或许想跟我交流交流读后感。”
        
“真的假的?”
        
“你就当真的听。”
        
姚远嬉皮笑脸的,其实全是实话。
        
这位领导的职位有点特殊,不负责具体工作,只是协助大领导,什么事都能参与,什么事都没有决定权。
        
平时到处视察群团组织,全国跑。
        
而他正是《三体》的死忠粉,见过刘慈欣,去过游族,兴致勃勃的成为《三体》电影唯一一拨观众,结果笑着进去,气着出来。
        
姚远没看过这部传说中的烂片,但想想阵容就八九不离十。
        
主演冯绍峰——汪淼张静初——叶文洁,吴刚——史强,唐嫣——申玉菲,还有杜淳和张翰。
        
编剧宋春雨,擅写都市情感剧,导演张番番,宋春雨的老公,拍过几部烂片。制片是孔二狗,写《黑道风云20年》那位。
        
如今,领导忽然想来99视察,显然为了《三体》。
        
…………
        
虽是临时起意,也给了1个月准备时间。
        
眨眼到了视察当天,99集团的员工已经非常有经验了,对安检流程门儿清,甚至领导级别不够大家都不兴奋。
        
上午九点钟。
        
姚远和于佳佳早早在楼下等着,不多时几辆车驶入园区,区长陪同着一位气质颇为儒雅的领导走了过来。
        
“姚远同志!”
        
他伸出手,握了一下,笑道:“我来给伱们添麻烦了,希望你不要介意。”
        
“您折煞我了,我们正需要您来指导工作……”
        
姚远拽过于佳佳,介绍道:“这位是99娱乐的负责人,我们所有的影视作品都由她生产。”
        
“你好!”
        
领导跟于佳佳也握了握手,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这个小姚同志很有智慧嘛!
        
众人一起上楼,随便转了转。
        
视察嘛!
        
今儿也是视察群团组织指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团体。
        
领导看了一圈,还正儿八经的讲话:“不要以为群团组织是政府,或者国企的事情,在民企里也非常重要……姚远同志,你们集团有多少员工了?”
        
“20万左右吧!”
        
“你看看,20万人的大企业,不好管理啊……要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把党的组织优势与民营企业灵活性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姚远眨巴眨巴眼睛,我这外卖、网约车、快递员还没爆发呢,等爆发了以后一千多万员工,上哪说理去?
        
领导不是为了开会来的,简明扼要的说了一番,就打发闲散人等出去。
        
然后开始唠家常。
        
那就陪着聊呗。
        
结果聊着聊着,就意料之中的拐到科幻上。
        
“80-90年代中国科幻迎来几次浪潮,步入新世纪后又衰落了,我很喜欢科幻类的作品,源于现实生活,又放飞自由想象,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可惜现在好作品不多啊,电影、电视剧、游戏、动画等产业都在飞速发展,科幻题材却始终是冷门。网络上倒是有一片沃土,很多网络作家会写科幻。”
        
“您还看网文?”
        
姚远没忍住。
        
“没有没有,但我知道有这么个群体。我看乔治·威尔斯的比较多,他的作品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也是个很好的社会学家。”
        
乔治·威尔斯,19世纪的英国人,古早大神,代表作《时间机器》《隐身人》《星际战争》等等。
        
东拉西扯了半天,领导终于拿出一本书,正是《三体》。
        
那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里面也有很多勾画的句子和批注,能看出来,阅读的非常认真。
        
“最近这部口碑很好,我也读了几遍,颇有感触……”
        
领导开始交流读后感。
        
亏得姚远练就一身八面玲珑的本身,什么场合都应付得来,主要听领导说,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捧上一句,往往让对方兴致盎然,愈发尽兴。
        
说到最后,人家来了一句。
        
“你们是生产影视作品的行家,有没有可能把《三体》拍成电影,打造成一张让中国电影跻身世界顶尖水平的名片?”
        
“呃……”
        
姚远面露难色,摇头,苦笑一气呵成,道:“实话跟您讲,我们找不到能拍这部电影的导演。”
        
“找不到?电影行业这么繁荣,人才这么多,怎么会找不到?”
        
领导诧异。
        
“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宁浩……”
        
他把大小导演捋了一遍问:“您觉得谁合适呢?”
        
啧!
        
领导把人也过了一遍,确实想象不到他们拍太空的样子,但又有些不爽快,问:“你是科幻迷,你说要开创科幻纪元?那现在这种情况,你们如何开创呢?”
        
“我们从零开始在学啊!”
        
姚远示意于佳佳,于佳佳拿过一份《流浪地球》的筹备资料。领导接在手里,一边翻着,一边听他道:
        
“《三体》篇幅长,故事复杂,人物众多,时间跨度极大,特效宏伟,从改编角度上也非常困难,不如中短篇好操作。
        
我们准备的项目是《流浪地球》。
        
导演叫郭帆,他只有两部电影的经验,对科幻一腔热忱,我们愿意给他机会,这是一方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导演,是另一方面。
        
郭帆正在做设定,写剧本。
        
这个周期是8个月。
        
8个月后,他会拿着剧本让我们看,如果通过了,我们会做预算,如果想拍出好莱坞那种水准,起码几个亿打底。
        
没有一家公司愿意独自承担,要找合伙,要讲条件。
        
投资有了,正式筹备。
        
设计人员要做概念图,我们要搭一座地下城的实景,要做行星发动机的实体道具,要找宇航服,要做外骨骼,要找能装得下那么大实景的摄影棚,目前符合条件的只有青岛的东方影都。
        
我们还要跟别人抢档期。
        
如果顺利开机了,这还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导演、制片、剧组成员,他们要边拍边学,边学边练。
        
特效团队是我派去美国学回来的,能承担一部分工作,但主要还得找人帮忙……
        
如果一切顺利,前前后后从今年开始算,少说要4-5年,我们才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流浪地球》。
        
上映了,还得接受观众检验。
        
拍砸了一切作废,拍好了还得看票房,低了赔钱,赔钱就无人愿意再投资,科幻片还是起不来……”
        
“这一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毁了,中国科幻或许再蛰伏十年。它成了,也仅仅是推开一扇大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我们的处境!”
        
(冇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