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八百二十一章 布局东南亚1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5 08:21:33
        
《泰囧》首日成绩没出于佳佳的预料,刚好破了4000万。
        
此后一路走高,一部3000万成本的小喜剧片拗出了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气势。
        
连创国产片单日排片纪录、单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数纪录,首周票房破3亿,第二周4亿,第三周3亿。
        
12月月初上映,放了25天,已经达到了11.6亿,稳居年度第一。在99娱乐大肆营销之下,《泰囧》铁定打破原版票房,取得更高的成绩。
        
前文讲过,《泰囧》本身没那么夸张,是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在11月份,冯小刚的《一九四二》,陆川《王的盛宴》,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同月上映。
        
由此诞生了那个著名的梗:
        
“李安和冯小刚之间差了100个陆川!”
        
“那差的也不多啊!”
        
《少年派》的票房虽然不错,却也是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可以说,观众在11月份被教育了一个月,就想看点轻松的。
        
“难得的一部现象级电影,我去理发,洗头小弟都在热情的向我推荐,还会复述一些搞笑桥段。”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看喜剧是性价比最高的减压方式。”
        
“没有说教,没有心计,没有争斗,没有王权,没有尔虞我诈,众生平等,人人快乐!”
        
观众热捧,舆论也开始无限拔高徐峥。
        
徐峥倒是挺理智,多番表示:“我觉得我比较了解观众看电影的心态,我也跟身边一些对电影品位和诉求很高的人说过,应该去电影院看看观众是怎么选择的。
        
普通观众并不是之前在家里上网、看报纸评论或推荐,而选择好说晚上我们去看一场波兰斯基的电影,多数都是到了影院后买一桶爆米花说,咱们看这个吧,这个看上去很好笑。
        
观众是简单需求,要在满足简单需求的前提下,再引导他往更高的层面上走。
        
比如《少年派》就是李安的智慧,在美轮美奂的影像风格下还不失品位,让人见仁见智,我可能永远都达不到……”
        
其实从后世的眼光看,对于《泰囧》来说,最大的意义是:
        
从投资、制作、主创、发行、市场,全无外人插手,它证明了仅凭内地电影人、内地市场,也能轰下10亿+的票房!
        
以《泰囧》为标志,大家都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
        
热钱不断涌入,娱乐圈迅速资本化,内地明星开始抬头,对港台圈完成了被压制30年的逆转反杀。
        
…………
        
就在《泰囧》红红火火的时候,姚远和于佳佳已经起飞了。
        
临近年末,有些人闲着,有些人更忙。
        
“轰!”
        
机身飞行带起的强大噪声在耳边轰鸣,一架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姚远无聊的看着一本杂志,于佳佳在旁边用笔算算算,一刻不停。
        
“这一波能赚4亿!”
        
“什么?”
        
“《泰囧》啊!”
        
于佳佳停下笔,道:“按12亿票房算,先给政府电影基金5%,即6000万;再缴3.3%的税,3960万。
        
院线分账是43%,我能拿4.73亿。
        
《泰囧》成本+宣发是7000万,毛利4亿差不多,挣钱了!挣钱了!”
        
她显得非常欣慰,不停道:“投资电影这么多年,终于不用赚那三瓜两枣的了,以后就是10亿、20亿的往回赚。”
        
“20亿那票房至少60亿才行,国内市场虽大,60亿也就到头了。”
        
“那也很知足啊,比以前强多了……哎,你猜我给徐峥分多少?”
        
“你们没签协议?”
        
“没签,他拿的正常报酬。”
        
姚远想了想,道:“以你的秉性,怎么也得3000万吧?”
        
“如果12亿,就是3000万,如果14亿,就是4000万!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跟着我有肉吃。”
        
去新加坡路途不远,5、6个小时就到了。
        
下午时分,飞机落在了樟宜机场,形形色色各类人种,但还是以黄皮肤较多。过关的时候,工作人员用英语询问,姚远故意说了句中文。
        
对方保持得体的微笑,也用中文回了一句。
        
“伱干嘛?”
        
“我看看他们会不会说?”
        
“痴线!新加坡70%多都是华人,当然会说中文了。”
        
“那不一定,人家可是追求国际化的。”
        
姚远耸耸肩。
        
没错,新加坡华人众多,官方语言却有四个:英语、华文、马来话、淡米尔语(印度语言)。
        
老一辈华人当然会讲,年轻人就不一定了,后世新加坡的年轻一代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还很鄙视只会讲华文的。
        
“姚先生!”
        
“于小姐!”
        
当然在此刻,与姚远打交道必须要讲中文。
        
只见一个家伙隔着老远就打招呼,迈着得体的小碎步跑过来,40岁出头的年纪,身量不高,带着生意人常见的亲善笑容。
        
“这位就是黄澜!”
        
于佳佳介绍,姚远握了握手,笑道:“一直是佳佳和你对接,今天才初见,惭愧。”
        
“不敢当,我对姚先生才是久仰久仰!”
        
黄澜伸手示意,请二人上了一辆加长的礼宾车,小莫等随行人员另有安排车辆。
        
“先送二位去酒店,晚上有一场欢迎晚宴,明天去电视台参观,哦,如果二位不嫌弃的话……”
        
“当然,客随主便!”
        
姚远笑了笑,问:“黄先生祖籍是哪里?”
        
“祖先在潮汕,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来了新加坡。”
        
“潮汕好啊,我也认识一个潮汕人,莫逆之交,黄先生或许还认识。”
        
“哦?不知是哪位?”
        
“马化腾知道吧?”
        
“……”
        
黄澜emmmmm!
        
我知道个粑粑,我在新加坡都晓得你们不对付!
        
“哈哈!我这人爱开玩笑,不要介意。”
        
“当然不会,姚先生果然如传闻中的一样幽(二)默(逼)。”
        
众所周知,通辽为国际通用的面积对比单位,新加坡面积733.1平方公里,约为0.012个通辽。
        
车队很快到了位于滨海湾的丽思卡尔顿酒店,黄澜一瞧就是社交型达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晚上8点,我来接二位,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
        
“哦?那晚上有范文芳么?”
        
于佳佳开玩笑问。
        
谁知对方一本正经,道:“如果于小姐喜欢,我自然安排,好了,不打扰二位。”
        
“他当真了么?”
        
待他离开,于佳佳诧异的问姚远,姚远耸耸肩:“无所谓啊,反正不重要。”
        
(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