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天师,我有一个异世界 028 名瓷

作者:蒙面怪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0 16:14:22
        
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最早期的瓷器,因为其不论在胎体还是釉层的烧制都很粗糙,烧制温度很低,表现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被称之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瓷器经由高温烧制,特性更加稳定;二:瓷器有高温烧成的釉面;三:瓷器含有特殊的瓷石、瓷土等矿物质。
        
三国时期,瓷器得到进一步发展……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瓷器走向完善。
        
盛唐,有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工匠改进胚料、釉彩,让原有瓷器越发变的精致。
        
宋瓷名窑……
        
元青花。
        
至明,华夏瓷器一统天下,古籍有载:“天下瓷器所聚,声震四野,炎火烛天、夜不能寐。”
        
名窑、大家,层出不穷。
        
建国初期,制瓷技术外流,内封锁技术、外互通有无,乃至华夏瓷器渐渐没落下来。
        
今,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寻常百姓也可使用相对精致的瓷器,素胚、釉化学性质稳定。
        
更有高温定时烤瓷机器的量产,乃至已无名窑。
        
名家时代来临!
        
“曲市号称瓷都,就有四大名家,千手邢家以彩绘著称、白瓷孙家的瓷器畅销全国……”
        
油灯下,方正放下手中厚厚的书籍,若有所思:
        
“瓷器一道博大精深,土、泥、釉,绘刻、手法、火候,不论哪一样都需经验积累。”
        
“能成名家,无一简单!”
        
“不过,这个世界的瓷器,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说着拿起一旁的瓷器,放在手里细细端详。
        
兆南府宝瓷是魏朝一绝,固安县同样有做瓷器买卖的生意人,最出名的就是王家瓷器,以‘雷走红瓷’名传一方。
        
所谓‘雷走红瓷’,就是瓷器表面有一层好似雷电劈砍过的痕迹,密密麻麻似蛛网。
        
红瓷,则是说瓷器的颜色。
        
色泽纯正、釉质不凡。
        
以品质来说,王家的‘雷走红瓷’丝毫不比曲市四大名家差,有些地方甚至有超出。
        
尤其是釉色,堪称极品。
        
“看来这个世界在制瓷上,也有自己的门道。”
        
方正手托下巴:
        
“瓷器一行都言素胚易得、宝釉难寻,青花瓷之所以罕见,就是因为釉的配方难以复原。”
        
古代受技术限制,烧瓷温度肯定没有现代技术高。
        
而青花瓷据说以玛瑙上釉,可古代技术根本不能融化玛瑙,所以理论上不可能烧成。
        
但确有青花瓷传世。
        
所以有人猜测古人用了某些催化剂,让玛瑙融化的温度降低,进而烧成。
        
这只是猜测难以证实。
        
方正很好奇:
        
“这个世界的匠人,又是怎么制作出这等上品釉?”
        
很早之前,他就打算在固安县开一处售卖瓷器的铺子,用来给人解释自己的钱财来源。
        
只是因为百日筑基法不得中断,加之习武,一直没有时间。
        
现今腾出空来,不想竟有意外收获。
        
“不过……”
        
“我也不惧!”
        
现代社会的瓷器经由数千年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加持,可能很多方面比较中庸。
        
但,
        
好也好在方方面面。
        
王家的雷走红瓷虽好,素胚却很差,釉下绘刻更是普普通通。
        
方正带回来的瓷器,是优质素胚、机器印刻,单单上面复杂的花纹图绘就能让这里的人大开眼界。
        
就连施釉,也极其稳定。
        
“靠现代技术,在异世界打下一方基业不成问题,甚至能反向输出,做个两界倒爷。”
        
*
        
*
        
*
        
西市。
        
方正背负双手,踱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他走的不快,神情闲适,甚至有一种异于他人的惫懒,不时在感兴趣的摊位驻足询问。
        
百日筑基到了后期,时间变的宽裕,难得有空闲,自然要好好转转。
        
“唔……”
        
不远处一道身影让他面露笑意,扬手招呼:
        
“吴兄,好久不见!”
        
吴海闻声回头:
        
“是方兄弟,有段时间没见了。”
        
两个世界的时间不一致,意味着两人上次见面已经是近三个月之前,这么久有太多事发生。
        
“吴兄。”来到近前,方正上上下下打量对方,诧异问道:
        
“你这是……在揽工?”
        
“是。”吴海尴尬一笑,眼神闪躲:
        
“闲着无事,出来找点活补贴家用。”
        
“吴兄不是在孙家布庄吗?”方正皱眉,道:
        
“难不成,真被不幸言中?”
        
“哎!”吴海轻叹:
        
“不瞒方兄弟,孙家对护院要求较高,吴某只在那里做了一个月,就被……赶了出来。”
        
要求高?
        
吴海应该是气血一变的武者,孙家对护院要求再高,也不可能这么高?
        
至于品行吴海更是有目共睹,一路护送那么多人不离不弃,说是道德高尚都不为过。
        
那就是……
        
他的背景可能有些问题,让孙家不敢要。
        
方正念头转动,状似不悦道:
        
“吴兄见外了,当初说好如果在孙家做不下去的话就去寻我,怎么没去?留个信也好啊,我若知道肯定帮忙。”
        
“这……”吴海搓动双手:
        
“不太方便。”
        
他确实想过去找方正,不过两人毕竟不熟,而且一直没见方正做什么差事,也就没有打扰。
        
在吴海看来,方正同样一事无成,就算有些家底哪能随随便便往外掏?
        
“吴兄……”
        
见对方态度,方正就猜个八九不离十,不由摇头。
        
吴海就是太老实了,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愿意麻烦别人,这种性格有时候很容易吃亏。
        
随即问道:
        
“不知吴兄这段时间都在做什么?”
        
“篙师、缆夫、信差都做。”吴海道:
        
“每月也能入手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
        
这工钱不低,已经比得上不少年轻掌柜,做苦力能挣这么多,怕是一个人分成三个用。
        
方正面露不解:
        
“吴兄急缺钱?”
        
“还行。”吴海低声道:
        
“有位兄弟家的孩子需要资助,过段时间就好了。”
        
这人……
        
方正无语。
        
自己都已经过的这么艰苦,还要帮助其他人?
        
“吴兄高义。”
        
拱了拱手,他慢声道:
        
“正好,方某打算盘下一个铺子,做些瓷器买卖,不过我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照看,不知吴兄愿不愿意帮忙。”
        
“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年底另有酬谢。”
        
“啊!”吴海一愣,随即面泛狂喜:
        
“方兄弟说真的?”
        
“当然。”
        
“我愿意,愿意!”吴海身体轻颤,急急抱拳:
        
“吴海,见过主家!”
        
“别。”方正虚拦:
        
“叫我方老板就行。”
        
“对了,先跟我搭把手,方某这段时间修炼了些许武功,正要请教一下其中的关窍。”
        
“好说。”吴海重重点头:
        
“知无不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