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满唐华彩 第97章 得宝歌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6 01:38:43
        
御史台。
        
“圣人制,国家设文学之科,本求才实,苟容侥幸,访闻近日浮薄之徒,干扰主司,御史中丞王鉷奏请覆试,宜准……”
        
随之而来的是排山倒海的欢呼。
        
元结转头看着这场面,忍不住笑了起来,拉过薛白说话。
        
“次山兄说什么?”
        
“虽有波折,然此时此刻,我还是很振奋!”元结只好提高音量,道:“我等至少教世人知晓,大唐男儿不可轻辱!去他娘的‘野无遗贤’,放屁!”
        
难得听到这位大才子骂粗话,薛白不由也笑了起来。
        
“放屁的野无遗贤!”
        
杜五郎振臂高呼,登时带动了气氛。
        
于他而言,他既没参与今科春闱,也没想过求名望,脑中根本没有利害关系,做这一切纯粹就是因为看不惯。
        
打破了当权者荒谬的谎言,给天下布衣哪怕多挣一个名额,于他已是足够狂喜之事。
        
“郝昌元,你看到了吗?覆试了,我们还要递上你的血状!”他在心里狠狠地呐喊。
        
薛白看向李俶,只见有龙武军上前保护着这位皇孙,将他带走了。
        
连着那封血状一起。
        
同时,有宦官上前,再次召薛白入宫觐见。
        
临走之前,薛白回头看向颜真卿,见到了老师眼中深深的忧虑之色。
        
借随侍圣人的机会干涉朝政很危险,师徒二人之前已聊过这个话题,此时终于应验了。
        
~~
        
有人从御史台走了出来,注目看着薛白等人离去的背影。
        
只见一个小宦官与两个龙武军卫士走在前面,那所谓的“春闱五子”走在后面。
        
御史台离大明宫还有很远,需要向东从景风门出皇城,再经过三个坊才抵达丹凤门。
        
~~
        
禁苑歌舞依旧。
        
薛白走过曲径,远远便见百余名曼妙的少女舞师正在齐舞,形成一个惊艳而震撼的舞台。
        
谢阿蛮是领舞,她今日裸着一双玉足,打扮成采莲女的模样。
        
唱歌的不是许合子,而是“宫中第一筝手”薛琼琼,她的声音不像许合子高亢,更婉转些。
        
她们在演的不是《凌波曲》,而是一首颇有江南风韵的歌。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李三郎确实坐在殿中看,老眼中含着怒气。
        
薛白站在殿外等着,等一曲舞罢,谢阿蛮、薛琼琼等人盈盈一拜过了,方才上前。
        
杨家姐妹却不在,她们也救不了他。
        
“请圣人春安。”
        
李隆基没说话,坐在那捧着酒杯拧了一口。
        
薛白遂也不动,如木桩一般站在那,像是因感受到了帝王给的压力而被吓到了。
        
高力士沉着脸上前,叱道:“小小年纪,什么事都敢掺和,不怕死吗?”
        
“高将军,我没做错什么……”
        
“还敢嘴硬,那封状纸何人给你的?”
        
“一个名叫郝昌元的举子,落第后交给杜誊。”薛白实话实说,“此事做错了吗?”
        
“做错了,何人让伱当众拿出来的?”
        
“没有何人。”薛白显得有些茫然,道:“我就是听了郝昌元的故事,心情激动,见了广平王,忍不住就交给他了。”
        
“还不实话招来?!”高力士抬手一指,叱喝道:“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薛白愕然,不语。
        
李隆基还肯见他、还使高力士问话,他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至少,高力士这句“利用”是实实在在要救他的命。
        
这说明李隆基虽然发怒,但不至于因一个十六岁的无知少年为诸生、落难者声援就发怒而杀人,这个天子的格局还没低到那种地步。
        
否则为何参与此事的杜五郎等人没有被召过来?
        
因为真正值得忌惮的是,有人利用一个经常入宫打牌的弄臣来干涉国事。
        
说得更简单些,薛白借着圣人的庇护,逃脱了李林甫的迫害,申张正义……这都没关系,问题是当申张正义的矛头直指圣人,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太子?
        
“我被哥奴利用了!”
        
忽然,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连李隆基都愣了一下。
        
高力士再看薛白,不由睁大了眼。
        
“将军问我为何掺和韦坚案,此案与我本不相干,无非是一时义愤。”薛白道:“此时想来,难怪京兆府杀了郝昌元也不来找我要血状,怕是有人故意的。”
        
话到这里,他愈发坦诚。
        
“圣人,其实我之所以把血状交给广平王,是因一时气不过。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覆试,我有了声望,好争下一榜状头,偏东宫使人来抢功,我遂心想‘那就把这桩麻烦事也办了吧’。”
        
“竖子!”李隆基终于大骂出口,“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实话。”
        
薛白一双眼睛真诚无比。
        
“我说的都是实话。高将军说有人利用我,我一想也是,就是有人利用我对付东宫,是右相吧?可为何提出韦坚案能对付东宫?太子从中贪墨了不成……”
        
“够了。”
        
“圣人,我知罪,我与右相有私怨,遇到坏事都往他身上想。”
        
“闭嘴。”
        
薛白当即噤声。
        
他自知瞒不过李隆基,因此说的绝大部分都是实话,矛头直指李林甫。
        
今日,东宫跑来抢声望,他就对付东宫;结果,李林甫显然已经进了谗言,想把他与东宫绑在一起陷害;他既然知道了,转头就对付李林甫。
        
三者之间没有盟友,只看谁露出破绽,谁就得被捅一刀。
        
当然,薛白还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他只是两块巨石间的一株小草。
        
总之当着高力士的面,他只能把脏水往李林甫头上泼才能存活。
        
气氛安静,高力士低下头,退回了圣人身后,低声道:“圣人,查清了。”
        
意思是,他倾向于相信薛白给出的这个可能——
        
李林甫故意不把事情办好,留了一封血状给激愤的诸生,提前让东宫知道右相服软了,使东宫来抢声望,之后再到圣人面前来痛哭,利用圣人的怒火以谋私。
        
当年,武惠妃就是用的这一手段,哄着圣人杀了三个儿子。
        
至于李林甫谋什么私?
        
韦坚案涉及的财物,真的全到禁苑里了吗?
        
圣人从不过问此事,李林甫肆意牵连,真就没有私心吗?
        
今日先跑来告状,岂非是利用圣人的情绪给东宫下眼药,杀薛白以泄私怨?
        
……
        
“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李隆基忽然开口唱了一句,语气里微微有些讥意。
        
这首《得宝歌》是韦坚开通漕渠,船只驶到望春楼下时唱的。
        
当时宝物是多,琳琅满目。想到这里,薛白所言至少有一点是对的……李隆基觉得自己没花费掉那许多钱财。
        
那账目繁浩冗杂,他从来没有仔细核对过,可见李林甫大兴冤狱,不肯了结韦坚案,确实有私心。
        
李隆基天生就是圣明之君,没有人能瞒得过他。
        
涉及到这一桩桩事里的所有人,李亨畏畏缩缩,又觊觎帝位;李俶年少轻狂、自作聪明;李林甫表面忠诚、实藏私心;薛白城府深沉、卖直邀名……没意思,想到国事都觉得肮脏。
        
这些人都贪他的权,都脏。
        
“提醒提醒这竖子。”李隆基意兴阑珊,淡淡道。
        
高力士遂沉声道:“薛白,你既然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出宫之后,当告诉诸生,国事复杂,不可以偏概全……”
        
“是,一定平息诸生。”
        
薛白知道自己这次是活下来了。
        
只是不知道韦坚案、江淮的三年租庸调要如何处置。这种事,李隆基却是不会与他说的。
        
可惜郝昌元拼了命到京城告御状,告来告去,至死都不知他们那些贡赋都交到了谁的手上。
        
果然是,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
        
“打骨牌了。”
        
远处,杨家姐妹换好了衣服,款款而来。李隆基爽朗而笑,起身往牌桌走去,指了指薛白,招呼他上前。
        
“往后莫让朕再听到你妄议国事。”
        
“回圣人,我愿科举入仕,为国尽忠。”
        
“国事与随侍,你只能选一个。”李隆基坐到牌桌上,心情又好起来,“朕身为一国之君,岂可与治国之臣打牌?”
        
这正是颜真卿说的,狎臣与文臣不能兼得。
        
薛白道:“我若入仕,便不能再随侍圣人打骨牌了?”
        
“你可知李白?连他那样的才情,朕都未曾破例,赐金放还了。”提到此事,李隆基有些得意,认为天子就该如此。
        
“我得入仕。”薛白犹豫着是否坐到桌牌前,“那……”
        
李隆基大笑,招招手让他坐下。
        
“还早,往后再谈。”
        
~~
        
晨鼓声响,丹凤门外,杜五郎打了个哈欠。
        
“郝昌元的供词,我最清楚,圣人为何还不召我进去?”
        
“这是大案。”元结道:“须问询之官员众多,暂时顾不到你我的证词。”
        
又等了一会,宫门缓缓打开,却见薛白又是与虢国夫人一道出来的。
        
他们当即迎了上去。
        
“如何?!”
        
“别急,这是大案,容圣人考虑。”
        
“你一整夜待在大明宫中,有何结果?”
        
“打骨牌,圣人给了很多赏赐。”
        
“可韦坚案……”
        
“回去再说。”薛白拍了拍杜五郎。
        
他没有去虢国夫人府,而是与他们一起转回国子监。
        
在号舍落坐之后,他沉吟着,问道:“你们想听真话?”
        
“想。”
        
薛白遂不再瞒着他这四个朋党,实话实说。
        
“这桩案子之所以结不了,因为增收的租庸调、折色、脚钱,漕渠运来的钱财,最后都落入了圣人的库藏里,有人要追问,就得治罪。李林甫得到圣人的充分支持,至死不会结案……”
        
几个年轻人都听得愕然。
        
杜甫揪着胡子,目露失望;皇甫冉眼神闪动,看向薛白若有所思;杜五郎则是没有听太懂,还有些茫然。
        
元结下意识警惕地看了看窗外,问道:“何意?”
        
薛白道:“圣人不会承认做错了,我们若不想惹麻烦,此事便到此为止了。”
        
“这便是你入宫收到的圣谕?”元结问道。
        
“是。”
        
“若我不肯到此为止又如何?”
        
薛白道:“那你就是在说圣人错了?”
        
元结一愣,明白了薛白的言下之意,陷入了沉思。
        
号舍中的气氛有些奇怪起来,透着凝重,还有些不安。
        
杜甫不自觉地揪掉了几根胡子,手指摩挲着,抬眼看青天……也许是在想,如果是李白遇到这样的情境会如何。
        
“我说。”元结终于再次开口,缓缓道:“这件事,圣人就是错了。”
        
这种话有些不合时宜,薛白听了却毫无反应,问道:“你们呢?”
        
“这件事,圣人就是错了。”
        
杜甫这般重复了一句之后,皇甫冉、杜五郎亦然。
        
像是交了投名状。
        
“你们真不肯到此为止?”薛白再次问道,“血状我们已经交给广平王,现在罢手,也可以问心无愧。”
        
“我老师乃宰相张曲江公。”皇甫冉道:“他任相则拘束天子、治理万民,提醒圣人错在何处、该如何改。若对这种剥削万民而奉呈一人之行径视若无睹,入仕何为?”
        
“好。”
        
薛白没有说今日举起那封血状就差点要了他的命,只是神色郑重了些,道:“那我们就继续追究下去,但要讲策略。”
        
“你有办法?”
        
“一步一步来,要圣人承认自己的错很难,但可以先让圣人认识到哥奴的错。斗倒哥奴,方能使大兴冤狱之事停下来。”
        
元结微微沉吟反问道:“从朝廷税赋下手查?”
        
“不错。但我们位卑言轻,贸然出面无用。正好如今广平王接了血状,可借东宫名义来查……”
        
薛白说了大概的计划,末了,道:“此非一朝一夕之事,欲申正义先谋身。诸兄还请先全力覆试,达则兼济天下。”
        
“好!”
        
“耐住性子,我们已做成第一步了。”
        
……
        
春日,地上长出了新的杂草。
        
五人走出太学馆,杜五郎回头看了看自己这四个朋友,心想分明只有他一人认得郝昌元,但不知他们为何愿意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谋划这些,连圣谕都敢违抗。
        
~~
        
“对了,你阿娘想为你相见御史大夫裴宽的孙女吗?”
        
“唉,裴家太显赫了,我觉得裴小娘子不会是我的良配。我喜欢那种,嗯,不知道如何说。”
        
“去见见他吧。”
        
薛白随口说着,心想一旦李林甫罢相,裴宽就是最有力的宰相人选。
        
李俶既接了那封血状,正是怂恿裴宽出头,继而引发东宫、右相府拼命的时机。
        
这就是他方才说的借东宫名义查。
        
让那两块巨石再碰撞得狠些,他这棵杂草才能茁壮成长……
        
今天也是写了9千字,这个更新量确实超出了我的能力,一天5-6千字算是我能保持稳定更新不断更的频率。最近这样天天9千来字属于拼一阵子,已经感觉吃不消了,后面应该还是要回到5-6千字才能细水长流,提前说一下,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这两天发得晚,真没办法,也请大家见谅~~求订阅,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