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逍遥小贵婿 第七百九十九章 点绛唇 四

作者:李辰安宁楚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17:03:00
        
吴沁万万没有料到李辰安会来到她的公主府!
        
少女摇动纺车的手停了下来。
        
满脸惊诧的就这么看着李辰安向她走来。
        
少女的心肝儿砰砰直跳,脸蛋儿忽的就红了起来。
        
站在她身后的两个宫女也吓了一大跳!
        
她们连忙站在了吴沁的面前,露出了一副凶悍的模样:
        
“你是谁?竟敢擅闯……”
        
她们看见了跟在李辰安身后不远的张静忠张大公公,二人一愕,连忙跪在了地上。
        
此刻吴悔和张静忠以及钟离若水三人都看向了李辰安的背影。
        
各自视线里的神色不太一样。
        
对于吴沁刚才的那番话,他们都听在了耳朵里。
        
钟离若水知道这个姑娘,就凭着这番话,便能走入李辰安的心里!
        
想自己十四岁的年纪,除了那些生意之外,绝没有这等忧国忧民之思想,所喜也不过是那些诗词歌赋罢了。
        
但这位公主显然不一样。
        
这和她生长的环境有关,也是她内心中因为对李辰安之爱而自然流露出的忧。
        
萧包子倒是不以为然,她仅仅是对这纺车很感兴趣。
        
她身上穿的就是麻衣。
        
相比于绸缎,她其实更喜欢麻衣。
        
只是她从来不知道麻布是如何织出来的,便寻思是不是在晚归山上也种一些麻。
        
反正晚溪斋的弟子们闲着也是闲着,能自己纺麻缝衣,这不又少了一笔开支不是?
        
而夏花心里却有些羞愧。
        
便觉得自己比起沁公主逊色了三分!
        
瞧瞧人家,年岁没自己大,可人家所想,已有了母仪天下之心思!
        
钟离若水有过目不忘之能,还有极为擅长的经商天赋。
        
萧姑娘看似大大咧咧,可人家将李辰安照顾得无微不至。
        
自己……
        
似乎除了打打杀杀之外,所会的也就剩下吹箫了。
        
李辰安会缺吹箫的人么?
        
当然不会。
        
那自己可得长点心,不然将来只怕他的身边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吴悔倒是没有料到八年不见的五妹而今不仅仅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她还有着忧国忧民之心!
        
只是她之所忧,似乎对宁国更多一些。
        
至于李辰安所说的他能找到改良之法,吴悔直接就无视了。
        
纺车诞生了数百年。
        
至今也未能在技术上有多大突破。
        
这李辰安是宁国的诗仙,若是说他略懂造纸制笔烧砚炼墨这多少还有两分可能。
        
织布是女人干的活儿。
        
他连懂都不懂,如何能找到改良之法?
        
不过是为了引起五妹的注意罢了!
        
吴沁已站了起来。
        
有些手足无措。
        
她微微勾着头,想了想,绕过了那架纺车,来到了李辰安身前丈许处。
        
她已镇定了下来。
        
她向李辰安道了一个万福,低声说了一句:“我、我不知道你今天会来……”
        
她咬了咬嘴唇,抬起了头来。
        
那张吹弹可破的脸上是细密的汗珠儿。
        
也不知道是她的紧张还是她刚才给累的。
        
她狡黠的眨了眨眼睛,忽的问了一句:“你刚才说你有改良之法……你懂织布?”
        
李辰安微微一笑:“略懂!”
        
这个略懂,就把他身后的这些人给弄懵逼了。
        
与李辰安相处最久的是钟离若水!
        
于是,夏花和萧包子都看向了钟离若水。
        
钟离若水却摇了摇头,“我从未见过他织布……不是,他从未去过任何一处纺织作坊!”
        
这话所有人都听见了。
        
张静忠微微摇头讪讪一笑,便觉得这位摄政王与女人打交道极有本事——
        
搭讪这个东西,若能投其所好,便能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喜欢。
        
至于这搭讪之后他究竟有没有好的法子并不重要。
        
他是宁国的摄政王,改良织机这种事本不是他所擅长的事。
        
沁公主本就对他心仪,自然也就不会去揭穿。
        
果然,吴沁听着李辰安这句话便掩着嘴儿一笑。
        
“那……以后有机会我再向你请教。”
        
“你们来此……都尚未用过午饭吧?”
        
“先去茶舍歇息片刻,”
        
“小荷,你去厨房吩咐一下,多做一些精美的菜肴,大皇兄回来了,摄政王亲临……还有这些姐姐们,当好生招待一番!”
        
李辰安对吴沁刮目相看。
        
不仅仅是吴沁刚才的那番言语,也不仅仅是吴沁衣着的朴素,还在于这个在李辰安看来还很小的姑娘,她似乎成熟的更早一些。
        
似乎也比自己所想,更懂事一些。
        
至少她的言谈举止有度,一应安排也有条不紊。
        
张静忠躬身一礼,这才说了一句:“沁公主,皇上呆会也会来。”
        
吴沁一愕,心里顿时明白。
        
“哦……我知道了。”
        
少女若有所思的又看了一眼李辰安,满眼的欢喜,心肝儿跳得愈发的快了一些。
        
而李辰安此刻颇为遗憾的看了看那辆落后的纺车。
        
他真能改良这个玩意儿啊!
        
可显然没人会信。
        
此刻确实也近午时,那便喝茶吃饭,等回去之后,倒是要将这玩意儿给弄出来。
        
吴沁之前说的那些话没有错。
        
衣食住行,才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根本!
        
……
        
……
        
茶舍在荷塘边。
        
在竹林间。
        
这处茶舍就用竹子打造,却并不显得寒碜,反而令人更觉雅致。
        
茶舍的门朝着荷塘。
        
门楣上挂着一个匾额,匾额上写着三个娟秀的字——
        
沁园春!
        
李辰安一瞧,便觉得这名字起的挺好。
        
这是一个词牌名,带着一个沁字,虽已入夏,但此间清凉,令人忘记了夏,仿佛置身于满园的春色之中。
        
走入这茶舍,里面颇为宽阔。
        
有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台,在茶舍的一处窗前,还有一张书桌。
        
书桌上整齐的摆放着一些书籍,也放着文房四宝。
        
吴沁邀请所有人坐在了茶台旁,当然张静忠张老太监极懂规矩。
        
他守在了这茶舍的外面。
        
吴沁没有去换衣裳。
        
她就这么穿着那一身麻衣,就这么坐在李辰安的对面。
        
限于少女的矜持,她没敢抬头去多看李辰安两眼,但她却能感觉到李辰安的视线落在她身上的那温暖。
        
少女煮茶。
        
李辰安问了一句:“门楣上沁园春三字是你写的?”
        
吴沁微微颔首,音如黄莺:
        
“让你见笑了。”
        
“不,你的字很好,比我的字好许多。”
        
少女掩着嘴儿一笑,因为这倒是一句实话。
        
她忽的抬起了头来,满眼憧憬:“倒是取了个沁园春的名字,这茶舍里却少了一副沁园春的词……”
        
“你、你能否写一首给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