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特殊打捞小姐名声在外,不但一夜暴富,军衔更是坐火箭噌噌往上飙。
        
基地所有未婚女性都轰动了,对这批单身黄金汉非常有想法。
        
要是能嫁给他们,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所以,她们挖空心思想要结识。
        
这不,黄茂走在路上被认出,那女的反过来倒追,还说马上就可以结婚,而且是保生孩子的那种,吓得黄茂差点崴到脚。
        
被追足足三条街。
        
不止黄茂被追,其他队员同样是香饽饽,多少人徘徊在他们房子外头,想要来个偶遇。
        
各人说着自己的遭遇,感觉既无奈又好笑。
        
已婚的姜宁没这个烦恼,边摘棉花边快乐吃瓜道:“你们是想结婚,还是不想?”
        
她边往袋子塞棉花,边将空间采摘好的混进去,使用作弊的手法让产量往上冲。
        
无一例外,黄茂他们个个都摇头。
        
别看平时羡慕宁姐跟霍队的恩爱,日常被两人虐得嗷嗷叫,但真要在天灾末世找另外一半,他们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
        
一是天灾下人心的叵测,连温饱的无法解决的人,何来真爱?
        
在暴富后接近他们的人,哪个是没有目的?再说他们也挑的。
        
再者真要遇到了,目前的工作很特殊,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对宁姐是极大的伤害。
        
他们不会忘记成立特殊打捞小组的初衷,这是自己存在的最大价值,由此让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他们都不打算找,等任务完成,基地生活稳定下来再说。
        
能遇到是缘分,遇不到是命。
        
十来个人,不到一天就把所有棉花都摘完,总共2500斤的棉花。
        
由纺织厂的工人现场称重后拉走。
        
没错,刚成立的纺织厂,现在只有几个工人,而且是盯着棉花收获季节来成立的。
        
纺织机简单易操作,而且来自火种箱。
        
这次的2500斤棉花就当练手了,看能不能织出布来。
        
上次的26箱布料很大程度解决了基地“衣着”,现在要把纺织技术吃透,棉花种植起来,问题将迎刃而解。
        
摘完棉花,棉花杆都没有放过,被送去种植林防风固沙。
        
晚上,姜宁在农场请队员们吃火锅。
        
纯手工自制火锅。
        
姜葱蒜辣椒青菜都是农场自产的,姜宁拿出一只宰好的鸡犒劳他们,“家里养的,今天辛苦你们了。”
        
“跟着宁姐有肉吃。”黄茂嗷嗷叫,“以后我们每天都来干活。”
        
姜宁豪爽道,“等着,姐哪天飞黄腾达了,让你们天天喝酒吃肉。”
        
不止队友聚餐,她让豆豆把容大少跟婷婷叫过来。
        
人多没分到多少肉,但气氛格外的好,对他们来说多少年没吃过火锅了。
        
小米辣格外爽,浑身都冒汗了。
        
连着几天在农场干活,没法顿顿有肉,但红薯土豆玉米管饱。
        
姜宁将小米椒跟蒜头剁碎搅拌,再拌上豆豉上锅蒸,做了几坛子辣椒酱。
        
农场留三分一,运输船留三分一,剩下的给舒雪晴。
        
舒雪晴带去医院放着,不但同事们都有份,刚好碰到军部高层的爱人们,也会送上一份,“我家阿宁做的,刚好还有剩的,你们拿回去尝尝。”
        
第四次出海前,刚好纪念碑落成,姜宁等人特意去了趟,是在军部高层出席落成典礼之后。
        
她特意带了束花过去,是大棚里长的四叶草花。
        
没有天灾前的条件,只能找大石头刻碑,就竖在最高的废土坡上。
        
站在坡上向下望,农场跟种植园已经透着绿意,而远处依旧是一望无际的棕褐色废土。
        
但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会绿意盎然,鲜花漫山遍野。
        
农场跟养殖场盘活起来,姜宁能往外拿的东西逐渐丰富起来,但队员们都是关起门吃肉,推开门装穷,空有一堆积分无处花。
        
他们都是大风大浪过来的,清楚首长组队的目的,以及自己要效忠的人是谁。
        
第四趟出行耗时将近两个月,一来路途太过遥远,二来油罐被卷得四分五散,寻找打捞的难度加大。
        
接着又往返两趟,把废墟方圆一百多海里打捞得干净彻底。
        
天灾度日如年,可年年岁岁飞逝。
        
瞬眼之间,姜宁来到凤城基地已经一年。
        
一年光阴,恶劣气候反复无常,时而高温暴雨,时而酷暑飞雪,期间甚至还发生永夜跟永昼,但持续时间并不长。
        
幸存者叫苦不迭,但隐约感觉反复的恶劣气候有逐渐平和的趋势,是不是意味着天灾快结束了?
        
被信念鼓舞,他们咬牙继续坚持。
        
纺织厂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在作废过半棉花之后复杂的生产流程,终于搞定,将棉花变成棉布,放在商品交易中心。
        
而特殊小组在废墟周边又发现不少石油衍生品,如溶剂、润滑剂、石蜡、沥青、石油焦等。
        
本着有杀错没放过的原则,特殊打捞小组将它们悉数带回来。
        
姜宁第六趟回来时,豆豆拎着半瓶纯天然的花生油出来,开心道:“嫂子,这是农场收的花生榨的油。”
        
玉米,葵花子,还有油菜籽很快也能收了,到时还能榨油。
        
每次远洋回来,姜宁都会带着狼心狗肺攀上凤城最高的废土坡。
        
现在已经不能叫废土坡,整座山种满了桑树,等土质改善之后还会种其他树木。
        
有了源源不断的淡水灌溉,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直线飙升。
        
虽然还要不时补种,但起码沙风暴刮到凤城中心时,已经不夹带足够砸伤人的粗砂砾。
        
站在山坡向远处望,点点绿意已经延伸到目光所不能及之处。
        
第七趟远洋耗时更久,将废墟方圆三百海里都搜遍了,而运输船却还没有装满。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来,但得到的资源足够凤城使用很多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