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回1982小渔村 第1206章 人脉

作者:一杯冰柠檬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5 19:53:35
        
俩人皮了两句,到了门口后就赶紧收住嘴。
        
叶耀东敲了下门才进去。
        
“干爹。”
        
陈局长笑着站起来,“来了啊,进来坐,随便坐,你爹没过来啊?”
        
“刚刚才卖完货,他带船工们先回到船上休息,大家也都跟着熬了一晚上,没必要都跟过了。”
        
“熬了一宿啊,那得赶紧回去休息”,他拉开抽屉,掏出了3个信封给他们,“三条船都在了,三个信封,一人一个,奖励的在里头。”
        
四人立马站起来,接过信封。
        
阿光偷偷的用胳膊肘顶了叶耀东两下,还朝他使眼色。
        
叶耀东转过头来瞪他。
        
俩人挤眉弄眼的,殊不知小动作都落到了陈局长眼里。
        
他笑看着两人,“你俩是有什么事吗?”
        
叶耀东转头立即换上笑脸,呵呵笑着的说:“是这样的,我妹夫说能有奖励,也值得他吹半辈子牛了,他担心把这奖励的钱用了,所以想请您在这个钱上面签个字,盖个手印,他好留作纪念,也好识别。”
        
“有您的签名,这钱身价也翻倍,等老了之后拿出来,跟子孙后代吹牛也是证据。”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个钱意义也特殊,也想有您的签名,更能锦上添花。”
        
阿光连忙附和,“对的,东子说出了我的心声,这可是我们光荣的象征。当渔民还能当的得到国家的承认,拿到国家的奖励,这是荣耀啊,谁有这运气。要是有领导的签名,那就更好了。”
        
叶耀鹏跟叶耀华嘴笨,也不敢说,只陪笑着,不停的点头附和:对对对……
        
陈局长笑看着他们摇摇头,“那可不行,你们大致是不知道,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这是违法行为。日常做个小记号没问题,但是留下名字或者盖上自己的私章那就乱套了。”
        
“万一带着你名字的纸币流通出去,出现在一些违法犯罪场合被缴获了呢?”
        
“人民币只能在发行跟作废时才允许盖章,但也只能盖官方的印章,明白了吗?”
        
大家都有些失望。
        
阿光又问了一下,“我们就留作纪念,绝对不流通,也不行吗?”
        
“不行的,普通人都不行,更何况我是干部,更不行。”
        
这种事,情节不严重,性质不恶劣,社会反响不大,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普通人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在意纸币上多了个名字,但是他们当官的得注意。
        
叶耀东立即道:“那就算了,我们不能干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本来也只是想留作纪念好识别一下,不行也没事,不能您为难。”
        
“不能在纸币上写,不过在信封上写倒是没事。”
        
峰回路转,大家脸上立即又露出喜悦的表情。
        
“好啊好啊,写在信封上也一样。”
        
“信封也可以的!”
        
“这样意义也一样,反正奖励也是放在信封里,多谢领导了。”
        
“多谢领导,麻烦您了。”
        
大家高兴的纷纷又将信封都递给陈局长。
        
陈局长也拿起钢笔写下了几个大字,“此为东升号捕获鲸鱼上交海洋局给予的鼓励与奖励……”
        
信封的最后面还写上名字跟日期。
        
他还掏出自己的个人私章在上面印了一下。
        
虽然有了签名后并不需要个人私章,不过意义总是不一样的,反正也是举手之劳,也不是印在空白的地方,不怕被用作他图。
        
“领导,我的叫丰收号……”
        
“我的叫顺丰号……”
        
“行,起的都是好名字啊,难怪你们一个个运气都好,妈祖保佑你们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挣大钱。”
        
陈局长说完后,一个个给他们在信封上面都写上这一句话,也写上落款签名日期,盖上私章。
        
大家都各自收回自己的信封,都心满意足了。
        
“没问题了吧?”
        
叶耀东高兴的摇头,“没有没有,您写的字真好,这钢笔字一撇一捺的特工整。”
        
“有事没事你们也得多练练字,都说字如其人。”
        
“一定,我家里一堆的字帖,即使我练不好,也一定会逼我儿子练。”
        
“哈哈哈。”
        
“那我就先不打扰您办公了?等没出海了,我再上家里说话。”
        
“去吧,你们也都熬了一晚上,都先回去休息吧。原本是打算直接寄过去,但是想想50块钱也不少,直接邮寄也不安全,想着等你收到年前寄出的任聘书,应该也要不了多长时间,也会打电话过来。”
        
“哎好,那渔业协会的地址是在哪里?我要什么时候去报到填资料落实?”
        
“地址跟联系方式任聘书上面都有写,你到时候直接带着任聘书过去登记就行。”
        
“哦,那只能等我过几天回家了,到时候再过来。”
        
“你都卖完货了,不回家吗?”
        
“没,刚出海三天,只是想着海上风浪也比较大,今天又是元宵节,靠岸休息一天过个节也好。上岸卖货也能卖贵一点。虽然说耽误一整天的捕捞时间,但是偶尔一两次也没什么,该过的节,能过就过,除非没办法。”
        
“那是的,正好碰上节日回来卖个货,吃顿好的,过个节也正常。那既然没回家过节,晚上就上我家去过节?”
        
叶耀东有些犹豫,照理来说,认完干亲第一个节日,都邀请他一起过节了,他该欣喜的应下的。
        
“我也想,但是好几船的人……”
        
“这有什么?好几船的人,不也有其他合伙人,你兄弟妹夫不都在吗?几十号人,他们可以自己招呼。”
        
“那也行,让我爹也看着点。”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等下了班回去,我交代你干娘去多买几个菜,晚上煮丰盛一点。”
        
“也不用怎么准备,家常小菜就行,就三个人,不用那么麻烦,我晚上也早点过去,带几碗海鲜,不用买什么。”
        
“嗯,再说。”
        
“那我们先走了。”
        
“好。”
        
叶耀东想着先回船上去睡一觉,睡够了起来,再去买点烟酒礼品,怎么也是上门过节。
        
现在这个点,真的得先去睡一觉。
        
“东子,你这干爹认的可以啊?还邀请你上门过节,实打实的亲戚啊。”
        
“你这不废话吗?”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后可不要忘了我们。”
        
“鸡犬不行,牛马可以。”
        
阿光茫然了一下,不明白什么意思,消化了一下,他才琢磨过来牛马的意思。
        
“好啊,原来你是要叫我先当牛做马。”
        
“看来你也不傻。”
        
“哎,你给我说说你咋抱上大腿的,当时是怎么认识陈局长的啊?”
        
“好多年了……干嘛告诉你?快去找车子,我快站着睡着了。”
        
“我不也没睡吗?哪有你那么夸张。”
        
叶耀东踢了他一脚,“这里4个人,你说该谁去找车子?”
        
阿光看了一下大舅哥,二舅哥,还有三舅哥……
        
“好像该我去。”
        
“知道就好!”
        
他认命的先跑去路边,一路小跑的寻找,结果老半天也没看到。
        
不止是拖拉机,连个黄包车也没看到,4人只能一前三后,边走边看,结果一路走到了距离码头1公里左右,才看到来往的车子多了起来。
        
叶耀东赶紧拦住一辆黄包车,“我觉得我就跟前头吊着萝卜的驴一样,竟然还能走到这。”
        
“东子,这马上就到码头了,还要坐车吗……”
        
叶耀鹏看着远处热闹的码头,有些犹豫,感觉浪费钱了。
        
“不行了,我走不动了,反正有人付钱,我干嘛不坐,200米我也要坐车。”
        
阿光已经爬了上去了,犹豫着是不是下来,叶耀东拽了他一下,他只能坐下。
        
“你们也叫一辆,反正阿光付钱。”
        
阿光无语的撇了他一眼,扭过头不跟他说话。
        
其实他也走累了,200米他也不想走了,更何况还有1公里。
        
黄包车动了起来。
        
后头的两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抬起脚慢慢走了。
        
人都跟着叶耀东走了,他们哪好意思叫个车,还特意等他付钱,要是能一起蹭,那不用说的。
        
叶耀东等黄包车一停下来,跟阿光打了个招呼,就先上船。
        
他先将怀里藏着好好的钱跟信封一起锁到床板下面的铁箱子里,然后才脱掉外套,安心的上床睡觉。
        
船舱里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他回来的动静,谁都没听到,个个都睡得香。
        
没一会儿,他也很快的跟着睡着了,连码头外面的嘈杂声都影响不了他。
        
直到睡到下午3点他才又醒了过来,看了一下时间觉得还早,他又继续补觉,半睡半醒的到4点才起来。
        
另外一条船上的他爹跟有的人已经醒了,在甲板上捣鼓着整理东西。
        
他跟他爹打了个招呼,说晚上要去陈局长家吃饭,自己船上的船工请他爹带去一起吃饭,钱也给他爹留了20块,说好顶多7点左右就回来。
        
等上岸后,难得遇上他二舅哥,他怕到时候回来没车子,又要靠两条腿,就交代他二舅哥8点至8点半左右去陈局长家接他。
        
他估摸着一顿饭喝点小酒,吃两个来小时也差不多,毕竟人家第二天也要上班。
        
此时去百货商店,他就没有特意叫他二舅哥送了,招手叫黄包车就行。
        
毕竟叫的话,舅哥肯定不会收钱,害得人家白白来回跑,在这里呆着,起码还能碰运气接个单。
        
他提着东西上门的时候,差不多正好是下班高峰期,站在陈局长家门口,还遇到了几个附近的干部,有的还主动跟他打招呼。
        
“你是不是老陈刚认的义子啊?听说也是挺俊的一个后生仔。”
        
“呵呵,是我,领导节日快乐!”
        
“你也节日快乐!元宵节上门来看望啊?”
        
“是啊,正好今天在市里,就过来陪二老过个节,吃个饭。”
        
“蛮有心的。”
        
“呵呵……”
        
“先走了,他们应该也差不多回来了。”
        
“好的,多谢。”
        
叶耀东面带微笑,多的也不敢多说,毕竟谁也不认识,多说多错。
        
只是等了几分钟,就遇上好几波好奇的看着他的人。
        
看着有个妇女想要从自行车后搬米,他连忙放下手上提着的东西,积极的上去帮忙。
        
“大姐,我帮你扛,你住几楼啊?”
        
“多谢啊,该叫阿姨才对,我都快五十岁了,怎么叫大姐?”
        
“50啊,不会吧?看着顶多40,我都30了,喊大姐正常啊。”
        
“真会说话,以前怎么没有看到你呀小伙子?”
        
“呵呵,我今天是上门走亲戚的,您没见过也正常。”
        
“哪家的亲戚啊?”
        
正好此时金玉芝就推着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还塞了满满当当的菜,车头上还挂着篮子。
        
“阿东啊?”
        
叶耀东扭过头来应了一声,“哎,等会儿啊干娘,我先把这袋米给这个大姐送回去。”
        
“啊,你是陈局他们家刚认的义子啊?”
        
“是啊。”
        
“你家这刚认的义子不错啊,很有礼貌很勤快啊,说话也好听。”
        
金玉芝笑着说:“人品也好,也认识了好几年了,知根知底,又常来看望我们,之前给你送的那些鱼干,鱼露,还有海蜇血之类的,都是他送过来。”
        
“这样啊,那有心了,谢谢啊小伙子。”
        
“客气了……”
        
金玉芝给她介绍了一下,“她是工商局于主任,丈夫是转业的军人,现在是市公安局局长。”
        
叶耀东面不改色的又问候了两句,“您好,您好……”
        
果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便上门遇到的都是大佬。
        
“他一个年轻小伙儿比我们老的有力气,让他给你搬到家里。”
        
“好的,那麻烦你了。”于主任笑着的。
        
“不麻烦,应该的,顺手的事。”叶耀东难得礼貌的说了两句。
        
然后赶紧跟在他们后头,将米给人送到家里。
        
等回到金玉芝家里后,她才道:“你运气不错啊,刚来就碰到于主任了,还随手帮了她一下。”
        
“当时看到她要搬大米,就随手帮忙了,误打误撞。”
        
“我听老陈说你买了一大片的空地,还整理出来,砌墙围起来了。”
        
“是的。”
        
“现在鼓励城镇待业青年从事工商个体经营活动,但是规模太大的话,还是不被允许,你这个需要注意。”
        
“我明白,我就场地大,人工还没有安排,心里也只是做了个规划,设备还不齐全,到时候真的要利用起来的话,可能也需要打点一下。”
        
他早就想好了,他还有店铺,晚点招几个人挂在店铺下,七上八下,两边的人都不超过7个就好,这样算起来也有10来个人可用,一开始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个。
        
当然也需要打点,不然那么一大片空地都围建起来,想想就是一个明晃晃的把柄。
        
现在只是盖起来的时间还短,一个月都还没到,而且也没有人跟物品进出,才没有人在意的去举报。
        
金玉芝点点头,“打点是肯定的,正好你今天也顺手帮了人家一把,虽然无足轻重,但是也能留个好印象。以往你送的东西多,我也经常分给左邻右舍,多少大家也能承一份情。”
        
“多谢干娘提点。”
        
叶耀东这会是真的真心实意的感谢,都这么明晃晃的提醒他了。
        
“也是看你今天正好碰上了,所以说两句,不然以后有用的上,也是得求人办事的。临时磨枪,哪有早早就攀上交情来的稳固。”
        
“嗯嗯,我知道我懂。”
        
这些夫人的社交也老重要了。
        
叶耀东想了想又顺便说了一下,刚刚在门口跟他打招呼的老头,特征也很好辨认,地中海秃顶老头,看着六七十岁的样子,笑起来竟然还有一个酒窝,挺慈祥的。
        
“那个是市解放医院的孙副院长,本来不住这的,但是因为这里离医院近。有个儿子住房分配到了这里,他图方便,去年也搬了过来,人老了,有儿子儿媳在身边,也方便照看。”
        
“哦,看着挺慈祥和蔼的。”
        
“是的,挺好的一老人,看到谁都笑眯眯的。我先去做饭,你坐着歇会儿。”
        
“我一起帮忙……”
        
“不用,老陈应该也马上就回来了,你坐着陪他说会话。”
        
说曹操,曹操到。
        
金玉芝话才刚说完,他们就听到大门钥匙转动的声音。
        
“我说吧,这人就是经不住念叨,刚一说,人就回来了。”
        
“说我什么呢?阿东来了啊?坐坐坐,我今天新得了一盒茶叶,咱们泡一壶尝一尝……”
        
陈局长关上门,手里还拿着一小罐的茶叶,笑着招呼他坐下,然后就开始摆弄他茶几上面的茶壶茶杯。
        
里头的茶壶看着黑漆漆的都是茶渍,都不知道多久没洗了。
        
“我跟你说,这茶壶可不能洗,这上头的都是好东西,可不是脏,我这茶壶可是老货……”
        
陈局长絮絮叨叨的给他介绍他的茶壶,还有新到手的新茶。
        
他老早就知道陈局长喜欢喝茶,从第一次在阿清娘家遇上就知道了,当时走的时候,还给他送了一包自家炒的白茶。
        
所以回回来,除了鱼干,他茶叶也没落下,今天也带了一盒大红袍茶叶。
        
陈局长家里,还真只有他们老两口,子女早就带着孩子各自回到单位上班,没在一个地方,元宵节也不是什么大节日,没有假期。
        
从进门到吃完饭走人,就只有他们三个,从茶叶聊到了在门口遇上的人,再到他们给予的提点,叶耀东是真觉得受益良多。
        
人脉真的是个好东西,你可以用不上,但是你不能没有。
        
要不是跟二舅子约好了8点到8点半左右来接,他都想直接在这过夜得了。
        
不过一顿饭也吃的热热闹闹,看起来两个老的也挺高兴的,酒也没少喝。
        
听到楼下拖拉机的声音,他们走出去走廊,看到了确实是停在楼下的才放人,并且让他过些天要是有来市里再过来吃饭。
        
叶耀东点头应下了。
        
不过两人还陪着他一块下楼,送到了楼下。
        
拉拉扯扯说了好一会儿话,叶耀东才上车,两人也才一块上楼。
        
“你这两个干亲也蛮好蛮热情的啊?”
        
“谁说不是,上一回来好歹有阿清还有三个孩子在,这回就我一个,差点没招架住,嗝。”叶耀东打了一个酒嗝。
        
“辛苦二哥了,这么晚还得让你过来接我一趟。”
        
“辛苦什么?只是多跑一趟而已,一整天不都在那里开拖拉机吗?也不用靠两条腿,比种地轻松多了。”
        
“那现在大冷天的,晚上温度更低,你这拖拉机也没有挡风玻璃,直接吹的还是很冷。”
        
“这有什么,我们山里面下雪都还得出去干活的。”
        
叶耀东呵呵笑着,转移话题询问了两句今天生意咋样?最近年后的生意的情况。
        
大舅子被捆绑在早饭店,最近这段时间他倒是跟二舅哥聊的还多一些。
        
二舅哥还是有一股拼劲的,人没有大舅子灵活,但是干的时候就会拼命干。
        
等将他送到码头后,他摸着口袋想给个车费的,却被骂了一顿,说他见外,然后赶着他上船。
        
“你爹他们在我出发去接你的时候,也刚回到船上。”
        
“好的,那谢谢啊,麻烦你跑了一趟。”
        
“麻烦什么,又讲这种话,我接活去。”
        
“好。”
        
叶耀东看着他开将拖拉机停好,然后挤到码头上去询问跟刚靠岸的渔船需不需要拉货,就也先上船。
        
船上的人员都已经回来了,就等他了。
        
“等了你老半天了,终于回来了。”叶父隔着一条船冲他喊道。
        
“嗯,出发吧,我喝多了,等会把船给七叔开,让他跟在你后面,我先去睡一会儿,中午也没睡够,这会儿晕乎乎的。”
        
“明知道夜里还要出海的,怎么还喝那么多?”
        
“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走吧,人到齐了就走吧。”
        
“好。”
        
叶耀东交代了一下陈老七,也让其他人按老规矩值班,自己就先回船舱里继续补觉了。
        
下午就睡了三四个小时,晚上又喝多了,躺下去他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清醒。
        
此时已经在海中央了,并且都拖了好几网了。
        
他简单的吃了个稀饭才觉得肠胃舒服了,去船舱看了一下夜里的收获,只是马马虎虎还行,就去驾驶舱替换了陈老七。
        
茫茫大海无边无际,4条渔船都只能相互看到对方芝麻大的影子。
        
外面呼啸呼啸的咧咧风声听的只叫他打哈欠。
        
昨天算是靠岸歇了一整天,好吃好喝好睡,接下去只要不是风浪太大扛不住,他们都得在海上多待几天,把昨天一天耽搁的赚回来。
        
作业期间也不需要怎么动脑子,只要注意其他渔船的影子,不要开的太远出去,看不到其他几条渔船,问题都不大,偶尔看不到也没事。
        
叶耀东作业的时候,也在那里思考着那13亩地的工厂要怎么利用。
        
年前已经让王建新去订一批大木桶跟大水缸,初六过来的时候,也询问过进度。
        
由于定的数量比较多,再加上过年工厂休息,现在也还没到送货的时间,所以昨天他也没有进去查看,只是询问了两句,远远的看了一眼,本身里面也是空荡荡的。
        
大概还得再过大半个月,才会有一批容器数量先交货送进去。
        
等到时候有容器送进去的话,他倒是可以请一个阿姨过来坐镇帮忙发酵。
        
而王光亮他们在码头上收的货,也得先送到工厂这里,先把这边的容器先慢慢填满,发酵起来,本身这个发酵的时间也需要很长。
        
家里那边也快饱和了,必须把这边利用起来,不然到时候没方法量产。
        
这边空地大,以后的重心肯定得先往这边挪。
        
再加上鱼露发酵的时间长,本身容器也很占地方,还是长期的,这里的大面积正适合拿来发酵鱼露。
        
到时候真开始搞这里的话,王光亮他们都得留在市里,除了收货还得看着作坊。
        
反正这边工厂也有屋子住,随便铺一个破棉被垫一下,再有一床被子就能睡的。
        
自己家那边调过来的人用的也放心。
        
当然了,外头采购容器的活还是得交王建新,毕竟他是本地人,熟一些,让他办事会比他们外地的简单一点。
        
也不需要他一直去外面,还是得让他在店铺里帮林父的忙。
        
到时候工厂里一堆都是他们村里人,也能帮忙看着点,牵制王建新。
        
叶耀东想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头大,挣钱真伤脑筋。
        
还不如干体力活,不需要动脑子。
        
一开始还想着这边空地大晒鱼干方便,现在看来,更适合发酵鱼露当仓库存储。
        
家里这一个月来用那个鱼露灌装机,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的袋装鱼露,他还未完全投入市场。
        
毕竟那数量说多也多,说少嘛,大概也不够人家批发一车走的。
        
他打算等过几天回去,清点一下数,再试着投放。
        
按照前两三个月加大发酵的数量,至少也得3个月后他才能做到大批量的量产,到时候才能做到每天至少出产4吨。
        
现在投放市场,一两个月后有反响,应该也差不多。
        
当前的库存小批量的出货,应该也能马马虎虎。
        
累死了,今天又写了1万4,真要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