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农家小福女 第3117章 三地过年

作者:郁雨竹 分类:女频 更新时间:2025-08-29 14:25:50
        
白善心情很好的听他抱怨了一顿,等他说完了才道:“明儿是三十,我们一起过年吧?”
        
白二郎表示没问题,问道:“在哪边过?”
        
大家一起看向坐在一旁的殷或。
        
殷或没有意见,表示可以全听他们的。
        
于是大家商议了一下后便决定定在明达和白二郎的府邸里,因为那边最宽敞。
        
小钱氏一大早便过去那边准备了,郑氏还让人从自家里带上许多食材过去,整个府邸一整天都飘着好闻的香气。
        
白善和周满今日都不见人,所以很自在的窝在偏房的榻上打叶子牌。
        
白善才随口提起盐场时,周满就叫道:“说好了今日不谈公事的。”
        
她觉得白善要是谈公事,她也会忍不住的。
        
白善便憋了回去,转而换了一个话题,“不知道我们的年货送回到京城没?”
        
殷或算了一下时间后道:“应该到了。”
        
因为太忙了,虽然家中的管事早早提醒,但他们要准备年货还是慢了一点儿,所以送出去的也晚。
        
尤其是殷或,殷家从进入腊月以后就不断的来信催促他回京,只是他一直不愿意回去,为了不让家里烦他,他连送年货都特意晚几天送回去。
        
白善他们送的年货并不贵重,都是青州的一些特产。
        
周家就不讲究这些,他们觉得千里迢迢给青州送年货的行为显得很傻缺。一来一回,又是压货,那得浪费多少钱啊?
        
所以他们决定送钱!
        
有护卫或者侍卫回去送信,老周头和钱氏就收了一盒子的银子给人带上,写信给周满,“缺什么就买,可别饿着肚子里的孩子,要多休息,别累着自己。”
        
打算给白善他们收拾年货的刘老夫人就忍不住迟疑了一下,最后也学着老周家送了钱过去,她倒是不怕两个孩子饿着,而是和白善道:“我知道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若是不凑手便和家里说,虽说要公私分开,但码头建造实在找不到钱,家中先补贴一二也是可以的。”
        
刘老夫人给的钱,那就不是一个护卫或者侍卫就可以带过来的,所以最后还是多派了几个家丁随从,直接拉了一车的钱过来。
        
也因为有刘老夫人给的钱,白善这才有底气和程九郎说占一半的成本。
        
京城各家的确是今天收到青州的年货的。
        
公主府的侍卫直接进宫去,把公主和驸马准备给各人的礼物奉上,得了消息后才高兴的各回各家过年。
        
白善和周满自觉的给皇帝和太子等人准备了礼物,就和明达的一起送进宫去,的确是土特产,没有很费钱。
        
其实要不是明达和白二在青州,他们要往宫里送年货,他们是不想给皇室随礼的。
        
周满今年就没给萧院正送礼,只让人给亲戚们带了。
        
老周头很好奇的拆开箱子,从里面抱出一面铜镜,半晌无言。
        
送年货回来的护卫道:“青州的铜镜做得好,又便宜,娘子用了觉得很好,便给家里每一位娘子都买了一面大铜镜。”
        
不仅可以把头脸照进去,镶嵌好了,能把半身都收进去,看得很清晰,是试衣服和首饰的大利器。
        
护卫笑眯眯的道:“娘子和公主都喜欢,想着小娘子们肯定也都会喜欢的,所以小的也给家里买了两面,嘿嘿嘿……”
        
老周头默默地将镜子放下,去翻其他东西,终于翻到了他喜欢的东西,“这是酒?”
        
“是,这是郎主亲自挑选的,说是青州出名的酒,可以给舅老爷们尝尝。”
        
舅老爷之一周四郎表示很有兴趣,凑上来闻了闻后道:“香啊,应该是好酒,爹,晚上我们吃饭就喝这个吧?”
        
老周头也高兴了些,点点头。
        
于是老周家的人高兴的上前分了年货,老周头一边看着他们分东西一边嘀咕,“送来送去的,也太费钱了,这些东西在京城又不是没有。”
        
钱氏道:“都送回来了,你少抱怨两句,这也是孩子们的心意,对了,亲家那边也在收拾年货吧?三娘,一会儿你随我去请亲家,今天过年,善宝和满宝都不在家,可不能让亲家一个人过年。”
        
老周头:“这是自然。”
        
刘三娘也笑着应下。
        
周家人也不齐,周立学和周立固外放,连周立重都回老家去了。
        
他明年要考县衙,为了更好的适应,也免得开春后赶路生病,所以提早回家去了。
        
庄先生给写了推荐信,让他去县学里旁听学习。
        
县学里除了考进去的学生外,的确还有旁听名额,不过束脩不便宜就是了。
        
像周立重这样不在开学时间进去的,不仅束脩高,还需要有特别的人举荐才行。
        
不然关系不硬的,一般还进不去。
        
庄先生现在罗江县名声不小,加上周家如今也不同往昔,所以他拿着举荐信去,县令直接就同意了。
        
得知周立重的目标是考县衙的小吏,县令很想说,我可以在别处给你挤出一个名额来。
        
不过看周家的样子,似乎不太想走他的后门,他便暂时按下不提。
        
周家的确不想走他的后门,用周三郎的话说是,“县衙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他的路子,那势必会挤掉别人,谁又为啥凭白给你挤掉呢?”
        
周立重觉得三叔说得对,于是虽然痛苦,但依旧每天捧着书背,坚持练字,想要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
        
过年,关里正到七里村巡视时特意去亲家家里坐了坐,看到他捧着书,大冷的天竟然蹲在门外背书,不由问道:“怎么不进屋读书,好歹暖和些?”
        
周二郎一边给关里正泡茶,一边笑道:“暖和了就想睡觉,冷一点儿好,精神。”
        
关里正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周家的家风和子弟的勤勉。
        
周满现在今非昔比,周家也算出头了,但他们家不见得势的嚣张,反而比穷困的人更勤勉。
        
他忍不住道:“实在不行,我手上有个衙役的名额。”
        
关里正对周二郎笑了笑,道:“你们要是有需要,可以去找我,到时候我带着立重到县衙里走一趟就行。”
        
这个名额是县衙给关里正的奖赏,他当里正的年限不短了,又一直勤勉,所以三年前才得了这个名额,他一直留着没有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