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超会演戏的我现在重生了 23.换角风波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6 18:05:05
        
周玉和在看到这张合同的第一反应是:
        
为什么?
        
为什么会把沈彦这个角色让给他?
        
没错,是让。如果不是谢以风那边主动让出的话,以他现在十八线艺人的咖位,就算杨宇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从虎口拔牙,要知道谢以风是导演蔡嵘希和编剧方琳双双钦定的铁男主,以他们二位的性格,看准了的男主角,就算资本再大也是撬不动的。
        
但现在显然不是纠结这一点的好时机,看杨宇的样子,是一定要从他这里得出一个准信,得到他亲口的承诺,才会向他解释这一切的来源。
        
那么,他能演好沈彦吗?
        
答案是,能!
        
而且必须能!
        
抛开所有的私人情感,单从角色可塑性来看,沈彦的难度和出彩程度比起许畅,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是《再青春》造就了许畅和曾昂,那么谢以风,和谢以风饰演的沈彦——
        
则是造就了《再青春》。
        
国内外统共七座影帝奖杯,将谢以风推向了一个全民疯狂的**,同时也带飞了《再青春》这部题材小众的青春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二十年间都无人能打破的超高国民度形象——
        
国民初恋,沈彦。
        
在《再青春》播出后的整整五年,只要提到“男友力”,所有人下意识脱口而出的,就是沈彦。
        
无数的女孩用沈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男朋友,而无数男孩则是对这个家伙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从屏幕里拉出来揍一顿。
        
如果说许畅是现象级的爆红。
        
那么沈彦就是殿堂级的永垂影史!
        
无数表决心的话,到了嘴边,却欲言又止。
        
无法言说的情绪充满了周玉和的胸膛。
        
他紧紧地盯着杨宇。
        
杨宇也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只是滚动的喉结出卖了他的“淡定”。
        
在这样的目光下——
        
周玉和拿过桌上的钢笔,干净利落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和”字落笔的瞬间,他能感觉到他们两个同时松了一口气。
        
“现在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了吗?”周玉和问道。
        
杨宇从抽屉里抽出一份英文报纸扔在了他的面前。
        
《goden age》,欧美地区最权威的影视时报,在纸媒日薄西山的行情下,每一期《goden age》一经发售就会被抢购一空,可见其在同行业中所占的领军地位。这上面不光记载了欧美电影圈最热最引人注目的时讯,还有许多影评人对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指点江山,他们或幽默,或犀利的语言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这一期的《goden age》,主要板块是四个月后的柏菲颁奖典礼,从出席阵容,到获奖预测,这上面几乎全部是和柏菲奖相关的内容。
        
柏菲奖历经百余年历史,无疑是欧洲最权威的颁奖典礼之一,极度排外,记得距离上一次华国团队拿下柏菲奖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那个团队造成了举国上下的轰动,拿下过柏菲奖的导演,摄影,还有男女主演无一例外都在国内封神,直到现在都还是导演圈,演艺圈里令人仰望的存在。
        
柏菲奖。
        
已经快来了吗……
        
修长的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杨宇点了点报纸上最不起眼的角落,道:“现在,2014年的2月,谢以风只能在‘这里’被隐晦地一笔带过……”
        
周玉和回过神。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低头看去,那篇小报道说的是,柏菲奖评委称这次柏菲奖可能会有东方团队爆冷出位,其男主演是华国二十年来最有潜力的青年演员……
        
杨宇的手继续划。
        
这一次,他把版图扩张到了《goden age》的第一页。
        
整整一页,最显眼的一页。
        
“但是六月,他的名字将遍布整个最佳版面!”杨宇的表情虽然是克制的,但眼神却透露出些许狂热,任何一个媒体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历史,那种激动,那种澎湃是无法自控的。
        
“虽然各大国际奖项的结果不可预测,但《宣统皇帝》作为被提名的团队,多多少少会得到一点内幕消息……”
        
“谢以风……哦,谢以风……”杨宇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好像谢以风给他下了什么降头似的。
        
作为一个经纪人,一想到之后这一年可能发生的事情,他的表情就变得无限唏嘘和……嫉妒,“徐峰这个苟延残喘的老东西,运气真是太好了……”
        
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跑题,于是马上回神,看向周玉和:
        
“这是谢以风生命里的东风,也是你的!因为不止柏菲奖,接下来的一年谢以风都会奔波于各大颁奖活动,他会变得非常非常忙碌。”
        
谢以风刚接下《再青春》男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溥仪和《宣统皇帝》会大爆。
        
周玉和记得,因为已经接下了沈彦这个角色,前世的谢以风,在《宣统皇帝》突然延长的宣传期中出席活动的次数少的可怜,《宣统皇帝》的主创团队曾不止一次抱怨过他死心眼,不分轻重。
        
但谢以风却说:“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我接下来了,导演喊了‘action’,那我就会尽可能做到最好,这不光是对我、对角色、也是对主创团队的尊重。我想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一番话并不是谢以风对媒体说的,而是《宣统皇帝》的主创团队在上综艺的时候主动跟主持人透露的,他们说,虽然不满意男主角缺席活动,但是他这番话赢得了他们所有人的尊重。
        
人生在世,并不是任何时刻都是利字当先的——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绝大部分业界人士做不到的。
        
对于重情守信的谢以风来说,遵守和蔡导的承诺比让自己的事业短时间内蹿升一个高度更重要,人品比利益更重要。
        
但这并不代表利益就不重要了。
        
既然有能同时保全利益和人品,顺便可以成全别人的方法,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在确认周玉和能胜任沈彦这个角色,他自己也能好好出席活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让?
        
“让你出演沈彦,他退而求其次,出演戏份相对较少的许畅,这是我们多方博弈,多方妥协的最好结果。这不光对他目前的情况最有利,同时也是你演艺生涯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告诉我,周玉和,你能明白吗?”
        
能明白这次机会对你,对我,对我们的意义吗?
        
周玉和从杨宇的脸上看到了呼之欲出的野心——
        
被贬到演员部门的金牌经纪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抓住他的浮木了。
        
他叹了口气,无比郑重地说:
        
“我明白。”
        
我明白错过一次机会等于要绕多少弯路。
        
我明白历史的车轮即将如约而至了。
        
从公司大楼出来,周玉和的心情仍有些难以平复。
        
同样是许畅的扮演者,前世的曾昂却没有这样的好运。
        
一来,曾昂和周玉和的演技天差地别,他根本胜任不了沈彦这个角色。
        
二来,把重心放到严英逸身上的杨宇未必会这样劳心劳力为他争取。
        
最后,谢以风不会让。
        
如果不是当初他在《再青春》的试镜现场和《情报2》的片场表现出了极强大的表演实力;如果不是他的公关能力得了杨宇青眼,让他愿意为他付出更多的筹码;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与……谢以风有了些交情……
        
周玉和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少了以上这些环节中的任意一环,这种天大的好事情绝对轮不到他的身上。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就一定要把握。
        
对于沈彦这个角色,周玉和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许畅。
        
他回去就把剧本中有关于沈彦的部分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接下来的三天都关在家里废寝忘食地研读剧本,一整本厚厚的剧本,上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除此之外,周玉和还把蔡嵘希导演以前的作品都翻出来研究了一遍,了解导演的取镜,画面风格,争取在进组之后能更好地配合他。
        
开拍在即,留给他的时间实在不多,周玉和恨不得一天拧成三天来用,连苏苏看了都不禁大呼心疼,劝他不用有这么大的压力,反正蔡导也知道他是个新人。
        
但周玉和却不赞同这种消极的做法。
        
别说是新人了,即便是再有经验的演员,在面对剧本,角色的时候也一定要下足了功夫,更深层次地去挖掘角色的复杂性,才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他的印象中。
        
沈彦这个角色几乎满足了所有女孩子对初恋的幻想——
        
白衬衫,身姿颀长,阳光,温柔,聪明,强大,对待感情从不躲避遮掩,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仿佛所有难题到了他的手上都会迎刃而解……
        
谢以风的演绎,让“衬衫男神”这个词仿佛从纸上走出一样,第一次让观众们意识到,真正的校园男神是什么样子的。
        
但那时的他毕竟只有24岁,对角色的理解,还有演戏的经验和成熟之后的“谢影帝”相比,都略显不足。
        
即便24岁的谢以风已经足以吊打许多混过三四十年荧幕的老演员,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周玉和。
        
年过不惑的周玉和,比起24岁的谢以风——
        
更能提炼、演绎出角色的层次感。
        
《再青春》剧本朗读会。
        
在一部作品正式开拍之前,往往要进行至少一次剧本朗读会来确认许多拍摄的细节,其中对剧情、角色的理解,是剧本朗读会的核心。
        
参加朗读会的不止主要演员,还有导演,编剧,制片等一些主创团队,他们会坐在排练厅靠墙的两边,来审查和帮助演员们进行台词的朗读和角色的深化。
        
编剧方琳女士从进入排练厅开始,就有些闷闷不乐。
        
她早先得到了沈彦换人的消息,气得整整三四天都没跟蔡导说话。
        
蔡导和她是老搭档了,这会儿看见她冷脸抱着保温杯喝水的样子,立马就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生气,不由得好声好气安抚道:“小周的试镜你又不是没看见,他也很好的嘛。”
        
“我知道,我没说他不好。”方琳不冷不热地说。
        
虽然周玉和在试镜中的表现很好,但他那时试的是许畅,又不是沈彦!
        
在她心里,最好的沈彦就是谢以风。
        
这谁也改变不了。
        
如果不是对方经纪人再三恳求,表示以谢以风的行程的确支撑不了这样的拍摄强度,她又心疼那个孩子,她是绝对不会同意换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