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天下第二美 第595章 番外六 榴花红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2 10:27:32
        
泰始三年,冬。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亅丶哾閲讀メ..
        
y光普照,海涛涛。
        
大燕东南一座滨海小县,正是四季如夏的好气候。
        
就算冬日,也只需着件单衣即可。出来g活,还得戴上斗笠,否则灼烈的y光,可是刺眼得很呢。
        
此时,本地新上任的年轻县令,正指挥着百姓,在鱼塘边种下桑树。
        
要说这活并不累。
        
但乡亲们不理解的是,为何要把天然形成的大鱼塘,分割成小块,还一定要种桑树呢?
        
种榕树不好吗?
        
那个长大了,可是枝繁叶茂得很,独木能成林呢!
        
可县令说是什么书上看来的法子,非叫大家照做。
        
乡亲们s下取笑,这位据说中过榜眼的年轻县令,是不是书读太多,脑子坏掉了?
        
听说他媳f就会治病,怎么也不给他治治?
        
……
        
老乡们嘀嘀咕咕,说着晦涩难懂的方言,以为别人听不懂,谁知早有“叛徒”告密啦。
        
“展大人,他们都在说你坏话!”
        
一个七八岁,p肤黝黑的民间小姑娘,闪着一双微微凹陷的灵动黑眸,c着半生不生的官话,跑来告状。
        
她前j个月生病,j乎快要死掉。县上大夫没办法,爹娘都放弃了。是新上任的展大人,不嫌弃的把她抱回家,让他好心肠的夫人,治好了她的病。
        
然后,知恩图报,又口齿伶俐的小姑娘,无师自通,很快成了展大人的“翻译官”兼“小眼线”。
        
县里有什么风吹c动,大事小情,统统都要来汇报!
        
不得不说,在展云楼刚来赴任的时候,小姑娘的翻译,还当真帮了大忙。
        
不过现在,已经初步掌握地方方言,也聘请了j个本地厨娘仆役,开始熟悉民情之后,展云楼已经应付得来了。
        
小姑娘再成日这样往他身边跑,会招乡亲们嫌弃的。
        
但直言让她不来,太打击人了。
        
再说展云楼,很有自信。
        
他让百姓建这桑基鱼塘,虽是从书中看来,却是很古老并有效的养殖方式了。
        
海边地平,容易造成水患。将大池塘分割切小,就减轻了一旦暴雨,便全面溢塘,跑光鱼儿的风险。
        
塘边种上桑树,既可防水固土,又能养蚕,缫丝纺线,给百姓多一项收入。而蚕砂,又恰好是喂鱼的肥料。
        
由此就能形成一个良x的生态循环,相互裨益。
        
可这些道理,是很难跟乡亲们讲明白的。
        
等到桑树长成,让百姓们看到成果,自然会明白他的苦心。
        
在朝堂上观政三年之后,本来他们那一届的前三甲,都可以留京,谋个好差事。
        
但当燕武帝问他们有何志愿时,最年轻的探花郎,寻回生母的欧y棣表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想为了生母梅姨的名字做点什么,愿去寒冷的北方,为大燕平定外患。
        
皇上很高兴,派他和纪筠一起离开了。
        
至于展云楼,挑了南海。
        
从燕武帝造船开始,他就看到这位年轻的帝王,在水事领域上的远见了。
        
如今海上北方有薛慎镇守,他愿到南方,为开拓大燕海域,做个先锋。
        
至于当年的状元石中棠,他主动请缨,愿回江南任职。
        
展云楼和欧y棣,对他佩f得是五t投地!
        
石中棠可不是吃不了苦,要回江南的温柔乡。
        
而是他要去为大燕,为天下,撬动江南盘踞多年的利益圈。
        
兔子不吃窝边c。
        
可石中棠,显然不是一只寻常的兔子。
        
正因为出身江南世家,他越发能清楚的看到江南世家,包括石家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表面上看,他们富可敌国,甚至有能动摇国本的能力。
        
可越是如此,越发危险。
        
就如之前青州旱灾,江南不愿借粮一样。
        
虽说有先帝埋下的恶因,但当一个王朝面临巨大困难,江南若还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罔顾天下人的安危,那是会引发大乱的。
        
而江南的那些世家,哪怕是诗书名门,真的就光鲜亮丽,一派风光霁月么?
        
不可能的。
        
否则虞家这样堂堂的帝师之家,虞老太师过世才多少年哪,为何就会养出虞亮这样的儿孙?
        
所以石中棠,愿做那根“反骨”,去揭开华丽袍子底下的虱子。
        
他虽是江南人,但更是大燕子民。
        
而他的志向,从来不是做江南的名门贵公子。而是站在朝堂之上,做那个能辅佐帝王,成就一番赫赫功业的名臣。
        
皇上听了很高兴,却没遂他的心愿。
        
燕武帝把他派去青州,挖铜矿了。
        
小子!
        
有志向是好的,但别想贪心,企图一口吃个胖子。
        
想当年,他去青州抗旱,还是堂堂汉王呢,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啊。如今发掘铜矿,如此巨大的暴利,各路人马更该眼红了。
        
先把这事理清楚,再去g大事吧。
        
所以石中棠,只好先去挖矿了。
        
上月收到他的来信,很是发了一通牢s。
        
原以为曾经皇上亲自治下的地方,肯定是政通人和,上下齐心。不想现实,根本不是如此。
        
石中棠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人上一百,形形sese。
        
饶你说破天,人家不听不信不明白。就算你是为了他好,他也还要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真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此时石中棠才明白,为何皇上不让他去动江南了。
        
以他现在的水平,若去了江南,只怕是羊入虎口,白给人下菜。
        
就象一个人,哪怕吃遍天下名菜,背下所有食谱。可真能亲自动手,做好一盘炒青菜吗?
        
未必。
        
菜炒糊了,还可以推倒重来。
        
治理国家,或是一州一县出了问题,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所以牢s归牢s,信中最后,石中棠还是与老友共勉。
        
虽然困难很多,但只要一点一点的去努力,总有解决的时候。
        
他们毕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那都是先贤的智慧,只要明白错在哪里,改正起来也更快。
        
所以他还是很有信心,往名臣的道路,大步前进。
        
展云楼没石中棠那么大的志向,但也想做出一番事业,不负此生。
        
但如今如何合理劝退一个小姑娘,却让他颇感为难。
        
忽地,衙役过来禀告。
        
“展大人,您让我们领的书送来了!”
        
展云楼忽地有了主意,忙道,“先送一本过来。j啊,我有件正经事,想请你帮忙,可以吗?”
        
小j瞪大眼,一下认真起来,“大人你说!”
        
展云楼打开新印的卫生防疫小画册,慎重j到她的手里。
        
在美娘,如今得尊称皇后娘娘了,帮着长春道长推广这份小画册之后,收效极好。
        
因使用频率太高,第一批小画册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各地官府纷纷提出加印申请。
        
可,可在青州得了个大铜矿的燕武帝,还是没钱!
        
采矿也是要人力物力呐。去年南方一场大水,又冲毁不少良田。
        
皇上,他是真穷。
        
还好皇后娘娘有面子。
        
请了常平郡主,以慈善捐助的方式,揽下这件差事。
        
所以二版印刷的小画册,也是京城,乃至大燕第一个nv工作坊的成品。
        
林皇后当年那封信,深深影响到了谢常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直接拿钱财帮助有困难的nvx,只能救济一时。真想要长远解决问题,得让她们自立。
        
所以谢常平,拿为燕武帝选后赚的第一桶金,办了小作坊。
        
招收京城那些穷困nv子,给她们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
        
虽然也有少数nv子,会存着等靠要,天上掉馅饼,被人照顾的心理。但大多数的nv子,在能有工作机会时,她们爆发出的勤奋与努力,还是深深震撼了谢常平。
        
相较于男子,更多的nv子,因承担着母亲q子nv儿的职责,比男子更愿意为家庭付出。
        
所以谢常平起初试水的小小作坊,很快就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状大起来。
        
从帮人缝洗衣裳,打扫煮饭这样的家务小事,渐渐扩展到各行各业。
        
好比这次的印刷,因考虑到成本,她们用的还是第一版的雕版。
        
但木制雕版印多了,都会出现磨损和脏污,一般再印,成se就会差上许多。
        
但作坊里的nv工们,却y是用她们的细心与耐心,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所有的雕版,都被她们仔细清理打磨g净,印刷中稍有油墨沉积马上再次清理。
        
就靠着这样不厌其烦的认真与负责,她们印出了与原版j乎一模一样的新书。
        
字迹清晰,图案准确,就连配se,都显得更加柔和清丽。
        
展云楼此时拿起这本新画册,j到小j的手上。
        
“你去找夫人,让她安排个人,教你认得这上面的图画和顺口溜,回头你再教给邻居孩子们,行么?”
        
这,这是要教她吗?
        
小j在衣上擦了擦手,才虔诚的双手捧过,生平接触到的第一本书。
        
打开一看,就喜欢上了。
        
书印得漂亮极了,上面的小图也特别浅显有趣。
        
都不需要人教,她都能猜出上头的意思。
        
“这是在烧水。嗯,旁边这人直接喝河里的水,肚子痛,就生病了。”
        
聪明!
        
展云楼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小姑娘,正想教j句顺口溜,忽地有百姓敲着锣,急急奔走呼号。
        
“海盗来了!海盗来了!”
        
“海上来了一艘好大的船,定是来抢东西的!”
        
小城瞬间大乱。
        
小j一手抓着书,一手拉着展云楼就要跑。
        
“大人,我带你去躲起来,再叫上你家夫人!”
        
展云楼却是松手让她快走,高声急呼。
        
“大家不要慌,不要乱!把各家的老人孩子都照顾好,本官这就带人迎敌!”
        
不得不说,关键时刻,有个能主事,敢担当的县官,情况就好多了。
        
小县虽然慌乱,但大家还是安定了j分。
        
尤其一个面上刺字,被流放来的囚犯头子,名叫五哥的,主动站出来道。
        
“真要是海盗杀来,都是个死。不如出去拼一拼,挣条活路。有愿意的,就跟我来!”
        
五哥一带头,那些胆大的青壮,便拿着扁担锄头,跟在士兵衙役后头,壮着胆子来帮忙了。
        
滨海的小县城,就一个三丈高,两丈来宽的小城门,防是防不住什么的,但展云楼还是让乡勇留下,关门落锁,自带着衙役迎出去了。
        
在城门这儿,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海面上果然驶来一条大船。完全不似普通渔船,可瞧着似乎也不太象海盗船吧?
        
毕竟,以常理推断,海盗要打劫,不是应该挑在夜黑风高,或是浓雾天气么?
        
这青天白日,艳y高照的,这海盗究竟是胆子太大,还是有恃无恐?
        
还有,这船怎么略感眼熟?
        
展云楼正皱眉琢磨,衙役们已经架好远程火弩,问他要不要先发制人了。
        
这是水战的新式武器,据说是福禄岛那位名声赫赫,人称鬼见愁的海上一霸,刘三金刘教头研制出来的。
        
箭头上注了油,只要点上火,攻击对方的甲板船帆,很容易燃烧起来。
        
听说展云楼这位榜眼要主动前来守南海,薛守备虽素未谋面,却很欣赏的送了他两架。
        
要不以衙役们那点战斗力,哪敢跟着展云楼出来迎敌?
        
“等等!”
        
眼看衙役们都点上火把了,展云楼是越看越不对劲,“你们谁眼神好,看看船头旁边,那是个什么字?”
        
海水斑驳,风雨侵袭,字迹已经很模糊了,但感觉怎么这么眼熟呢?
        
低矮的城墙上,一个青壮道,“我,我眼神好。我看得见,可我不识字啊!”
        
笨!
        
留在城墙上的五哥道,“你就写在地上,我能认。”
        
那人赶紧写了,五哥顿时惊了。
        
“大人,那,那是一个湖字啊!从前汉王在湖州造船,才会写这个字!”
        
展云楼恍然!
        
怪不得眼熟,送他和家小来此赴任的,可不正是湖船么?
        
“都先别动手!来j个嗓门大的,赶紧问话。”
        
“嗳!”
        
对面船上的人,却是先嘶吼了起来,“你——们——这——是——哪——里?”
        
“大——燕——越——州!”
        
“回——家——啦!我——们——回——家——啦!帮——帮——忙!”
        
船上的人,兴奋若狂,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突然就把一面降下的船帆,重给拉了起来。
        
那船帆上,写着大大两个字——
        
原林!
        
若只是一个原字,或一个林字,还无所谓。可现在整个大燕,谁不知道原林产品的鼎鼎大名?
        
城墙上的五哥震惊了,“难道,难道这是皇后娘娘的船?”
        
他一纵身,便从低矮的城墙上,跳了下来。驾着小船,赶过去了。
        
展云飞倒是细心,命人拿了些清水g粮,紧随其后也来了。
        
那船上人不多,却是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
        
衣衫破旧,头发蓬乱,又黑又瘦,就跟野人似的。
        
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先跳过来抢了清水,分给大家,痛快喝过,方哑声开口。
        
“我,吾等乃大燕子民……”
        
展云楼道,“别急,慢慢说。”
        
那中年人忽地就哭了,激动得泪流满面。跪在甲板上仰望苍天,又不停的捶着x口嘶吼,哽咽难言。
        
展云楼急坏了,“你们到底是哪儿人啊?怎么会有湖船?这帆上写的原林,又是何意?”
        
“林!林、美、娘。”
        
船舱里,一个高大黑瘦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略显结巴,但一字一字,清楚的告诉展云楼。
        
“汉王、少夫人、派我们出海、五年、回来了!”
        
当年美娘想着,反正人都派出去了,钱也花了,不如顺便替原林做个宣扬吧,所以命人在船帆上写了原林二字。
        
谁想说好的一年之期,竟是走了五年多。
        
天!
        
天哪!
        
展云楼激动得难以自抑,整整出海五年,他们居然活着回来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且展云楼瞬间就意识到,他们出海五年,学到的经验,吃过的教训,走过的海途,就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这些人得赶紧保护起来,快带他们回岸上去!
        
可船上的人,虽然有终于回归故土的激动,但一听要他们下船,顿时警惕起来。
        
尤其那花白头发的中年男子,更是擤掉鼻涕,就蹿了过来,“我们要见到林少夫人,或是汉王殿下,才会下船。之前遇到风暴,我们的罗盘掉海里了,才会迷失方向。既然回到大燕,我们买点清水g粮就走。”
        
展云楼和善一笑,“汉王殿下,已于三年前,登基为帝了。林少夫人,如今是皇后娘娘。你们要见他们,只怕得上京城才行。”
        
什么?
        
汉王登基了?美娘居然当了皇后?
        
在终于意识到展云楼不可能,也不敢欺骗他们之后,葛秀才抱着小结巴雷长庚,开怀大笑!
        
“这回不必担心,有人抢我们的船了!”
        
“皇后娘娘的宝贝,谁敢抢?谁敢!”
        
不敢不敢。
        
展云楼赔着笑,心里是不大信的。
        
就这么一艘破破烂烂的船,能有什么宝贝啊?
        
可等他进去略瞧了一眼之后,再不敢瞧第二眼了。
        
“赶紧赶紧的,你们休息好了,就赶紧上京!”
        
东西太贵重,丢人他赔不起。
        
等送走了葛秀才和雷长庚,展云楼回头找到五哥。
        
“本官看你颇有胆识,又能识字,愿不愿意组织乡勇,做个团练。协助官府,护卫一方平安?”
        
五哥愕然,“我犯过大错,大人没看过我的卷宗么?我挖过人家祖坟的。”
        
展云楼道,“看过了,也知你原是林皇后手下。可你自来此地f刑,风评甚好。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你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那么往后余生,愿不愿意为了自己,也算是为了皇后娘娘,守好这个小县城,做点好事?”
        
五哥,当年的小五,潸然泪下,用力点头。
        
会的,他会为皇后娘娘,守好这个小县,报答她当年的情谊!
        
京城。宫中。
        
与南海的晴天日丽不同,北地正是一派冰天雪地。
        
但再大的冰雪,也不能让已为帝三年,素来沉着稳重的燕武帝,冷静半分。
        
连貂裘都不肯穿,只顾焦躁在大殿外走来走去,走去走来。
        
“怎么还不生?怎么还没生下来!”
        
在为燕成帝足足守满了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后,林皇后才怀上了第三胎。
        
这是大喜。
        
因为如今宫中就一位皇后,半个嫔妃都无。
        
皇后娘娘不生,就没太子!
        
朝臣们又不敢说。
        
因为谁要敢提,那位自称“没读过书,没啥文化”的徐太后,就要亲切的派人上门,给他们相看小娘了。
        
好在林皇后孝期结束,很快就怀上了。
        
群臣喜大普奔。
        
在太医诊出皇后怀的是孪生双胎后,越发开怀。
        
但也越发紧张。
        
万一,生的又是公主怎么办?
        
虽说如今当朝的两个小公主,都挺好。
        
代国公主就不提了,聪明伶俐,在跟着李大学士启蒙后,那是一日千里。
        
如今小小年纪,不仅书画俱佳,人家把封地都打理得清清爽爽。跟林皇后一样善于理财,年年的税收大户,朝堂上都没人敢小觑。
        
至于芜城公主,则完美遗传了林皇后的音律天赋。娇小玲珑,人见人ai。
        
所以大家相信,就算林皇后再生nv儿,肯定也很优秀。
        
但王朝还是需要小太子啊!
        
群臣们快愁死了。
        
只能拿着林皇后的祖母和姑姑,都曾生育过龙凤胎来互相安。
        
哪怕再生个nv儿,只要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就好!
        
所以当皇后娘娘终于发动,自登基起,从未有一日懒政的燕武帝,表示要罢朝j日,陪媳f生孩子,臣子们纷纷赞同。
        
横竖他们也没心思办正事,都在翘首以待,等着林皇后的喜讯儿呢!
        
可大概是孪生子的缘故,美娘这胎生得格外艰难。
        
之前两个nv儿,都是顺顺当当,大半日的工夫就生下来了。偏这两个,从昨儿到今天,已经发动两天了,还是没生出来。
        
这不能怪太医不尽力。
        
当然也不能怪皇后娘娘肚里的两个小家伙,太调p,居然手拉手,抱在了一起。
        
这要怪——
        
天知道应该怪谁!
        
太医都快急疯了。
        
燕武帝根本就不介意,只为了媳f孩子平安,早就叫他们进产房帮忙了。
        
可进去也没用啊。
        
就算是最有经验的稳婆也不敢保证,能把两个软n小婴儿,在娘肚子里毫无损伤的分开,既不伤到大人,又不伤到孩子。
        
这可怎么办?
        
燕武帝转了j个圈,怕管不住自己,跑进去添乱,就又跑到宫中皇庙去了。
        
徐太后带着两个孙nv,早都在这儿跪着了。
        
求祖先保佑。让儿媳f,孩子她娘,快些平安生产吧!
        
秋大姑和葛大娘,另跪在神仙菩萨跟前,连上官令都忍不住给天地上了三柱清香。
        
反正他们家人是把能想起来的漫天神佛,齐齐整整,全都拜到了。
        
可美娘怎么还不生?
        
眼看着小弟子急得快要六神无主,抓着一把还没点着的香,就稀里糊涂往香炉里cha去,上官令看不下去了。
        
“别担心,我之前卜了一卦,美娘虽有些凶险,但不至于生不下来,总有贵人相助……”
        
闵柏一拍脑门,“对呀!朕怎么糊涂了?赶紧传朕口谕,命人前去延请京城名医,还有城中稳婆。若有遇过这种情况,能帮皇后平安接生的,皆有重赏!朕,朕还赏他家一个七品官职!”
        
这典型就是病急乱投医了。
        
上官令正想翻白眼,小太监急急来报,“恭喜皇上,恭喜皇上!”
        
众人精神大振,齐齐追问,“可是皇后娘娘生了?”
        
“不,不是……”
        
“不是,你报什么喜呀!”闵柏没好声气,差点赏了人板子。
        
小太监哭丧着脸道,“可是,可是长春真人回来了呀!还给皇上献书来了……”
        
“快快快!”
        
这一下,连上官令的眼睛都亮了,“赶紧的,备轿,把真人送到皇后娘娘那儿去!”
        
“朕亲自去!”
        
书不书的,没人关心。
        
长春真人可是极高明的大夫,这点最要紧。
        
燕成帝撩起龙袍,大步流星迎出去了。
        
在代州边关苦心蛰伏数年,终于完成生平著作,才回到京城的长春道长。可怜须发皆白,都快百岁的长春道长,连口茶水都没捞着。就被燕武帝亲自扶着软轿,被一众侍卫抬着,简直是用飞一般的速度,给送到了皇后中宫。
        
赶紧进去,接生!
        
长春道长缓了好一阵子,才算是缓过了那阵子头晕目眩。
        
待他清醒过来,听说美娘难产的症状,倒是笑了,“莫急莫急,贫道自有办法。”
        
大殿里的太医稳婆,宫nv嬷嬷们,眼巴巴的看着,就见老道长不急不徐,从怀里取出一根细细的小银针。在火上烤过,转身j给那稳婆。
        
“对着胎儿的虎口,轻轻扎一下即可。”
        
啊?
        
众人大惊。
        
居然是这么个法子,如此简单粗暴?
        
可老道长摊手,“不然呢?你们要怎么让小儿松手?”
        
似乎,好象,有点道理!
        
最终,还是美娘听到,并同意了,“就,就照道长说的办……”
        
再折腾下去,她真是半点力气没有了。
        
然后只得选了个最沉稳,眼神又好的稳婆,依法p制。
        
那小针轻轻一扎。
        
知痛的胎儿,顿时缩了手。
        
稳婆大喜。
        
赶紧顺势正过胎位,这个被扎针的胎儿,就头一个被接生了出来。
        
之前抱在一起看不清,如今生下来一看,稳婆大喜。
        
“是皇子,是大皇子!”
        
呼!
        
殿内所有人都齐齐松了口气。
        
终于有皇子了。
        
他们大燕王朝,有继承人啦,不用担心纳后宫了。
        
美娘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浑身汗透的她,虚弱表示,“再也不生了。就这一回,再也不生了!”
        
还是闺nv好,从不磨她。瞧这生个儿子,也太艰难了。
        
大殿外头,闻知喜信的燕武帝,更是喜笑颜开。
        
“平安就好,有一个能当太子就好。那小公主,生出来没有?”
        
瞧瞧这话,似乎太子是个烂白菜,没人要,正好扔给儿子似的。
        
宫人听着忍笑,闻讯赶来的徐太后,忍不住打趣,“那万一还是个儿子呢?”
        
闵柏觉得不大可能。
        
他和美娘好象都是nv儿命,就算美娘这回随了祖母和姑姑林俊娥,皆生龙凤胎,那肯定剩下的还是闺nv。
        
谁知这回却是被徐太后言中。
        
很快太监又来报喜,“恭喜皇上,贺喜皇子!皇后娘娘平安诞下了二皇子!”
        
哟哟哟!
        
徐太后一下高兴得笑开了花,“皇后很可以呀。不生则已,一生就生个双h蛋。好好好,赏赏赏!”
        
惊鸿公主,自觉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才不会妒忌小弟弟们,却忍不住提点不靠谱的徐太后。
        
“皇祖母,您有了小弟弟,可不能太偏心。我倒罢了,琴姐儿还小呢。”
        
徐太后听出大孙nv的醋意了,“你放心,皇祖母再如何,肯定最偏疼你。我们琴姐儿要妒忌呀,就妒忌你姐姐去。”
        
琴姐儿也是四岁多的孩子了,不如姐姐口齿伶俐,却也是灵透之极。当下仰着跟美娘一样的小脸,笑得又乖又甜。
        
“我才不妒忌姐姐呢,只要皇祖母疼我们,疼谁都一样。”
        
这孩子,就是招人疼!
        
徐太后心都s化了。
        
“我们琴姐儿放心,祖母也偏疼你,不比你姐姐少。”
        
闵柏瞧着,只觉心口饱胀,满满全是幸福。
        
一手一个,抱起两个nv儿,一边亲一口,大笑着冲到院里转起圈圈。
        
“父皇也疼你们!朕的两个宝贝nv儿,永远是爹爹的心尖尖,掌上明珠!”
        
琴姐儿到底年纪小,被转得头晕,只会咯咯笑了。
        
小惊鸿掩嘴笑着,还不忘管着她爹,“父皇你连斗篷都没穿一个,就冲到雪地里撒野,仔细回头招了风,母后又要生气,您不ai惜自个儿身子。”
        
这话说得很是。
        
燕武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家媳f生气。
        
赶紧把闺nv放下,还给自己找借口,“方才心里着急,都出汗了,才没穿的。你们回头可别跟你娘说,她如今要做月子,可生不得气。”
        
这才对嘛。
        
小惊鸿正想叫她爹去添件衣裳,吃点东西,谁知小太监再次出来,慌慌张张,脸se煞白。
        
“不好了不好了!”
        
怎么又不好了?
        
闵柏如今可沉稳得很,双生子都已经平安生下来了,还能有什么情况?
        
“慢些说,别一惊一乍,惊着太后和公主。”
        
小太监咽咽唾沫,“皇后娘娘肚里,还有一个!”
        
什么?
        
闵柏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不是说双生子吗?怎么多出一个?”
        
“你别慌,别慌!”
        
徐太后嘴上叫儿子别慌,自己慌得手软脚软,话都说不清楚了,“那个,这个……”
        
倒是小惊鸿,表现出范,沉稳喝问,“把话说清楚!母后前两个都平安生出来了,就算还有位小皇弟,生出来不就完了?”
        
小太监这才捋直舌头,“是,是小皇子生下来了……可,可他生下来没动静啊!”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竟是,是——死胎?
        
此时,一个太医满头大汗,出来回话。
        
看他还想跪下行礼,燕武帝厉声道,“说正事!”
        
太医连连点头,径直就说了,“双生子本身就弱,三皇子,就更弱一些了。之前一直都没能把出脉象,是以我们也没想到……生产时只见两个大皇子倒还脉博有力,就耽误了工夫。谁知小皇子憋在最里头,出来就不大好了……怎么拍也哭不出声来,扎针也没反应……可皇后娘娘,娘娘跟疯了似的,亲自抱着小皇子,怎么也不肯松手……皇上,皇上要不您进去吧,我们实在,实在劝不住……”
        
话音未落,闵柏已经跟阵风似的,冲进大殿里去了。
        
套上宫人准备好的雪白y袍,燕武帝没有半步迟缓,走到q儿身边。
        
旁边宫nv嬷嬷已经跪了一地,可方才还累得半死的美娘,却是乌眸雪亮,专注盯着怀里,已经浑身青紫的小小婴孩。
        
他显然比两个哥哥都瘦小得多,浑身皱巴巴的,一点都不好看。
        
可美娘半点也不嫌弃的给他嘴对嘴吹着气,还轻轻反复按压他单薄脆弱的小小x膛。
        
“娘在,别怕。孩子别怕,娘在!”
        
闵柏眼眶微s,走到床边坐下,“朕来。”
        
美娘抬眸,鸦青头发早已被汗浸透,贴在她雪白雪白的脸上。
        
闵柏ai怜的抚过q子冰冷的小脸,“你教朕。”
        
美娘愣愣看着他,忽地就笑了,只是那笑里含着大大的泪珠,可她又死命咬着唇咽下。
        
“按他的心脏,轻一点,但要跟心跳一样快。”
        
这是谭迎春从前教过她的,刚才太医宫nv也用类似的手法试了j下,皆无反应,就要放弃。
        
但叫美娘怎么舍得?
        
就算有了两个儿子,可这一个,也是她的孩子啊!
        
闵柏用热水洗了个手,快速擦g,开始按压起儿子的小心脏。
        
美娘也没闲着,拼命搓热双手,给孩子搓着冰凉的四肢。
        
“你瞧见没?父皇也来了。爹娘都在呢,哥哥们都去吃n了,你不加把劲吗?”
        
“美娘,你说,给这小子取个什么名字呢?这么懒,竟是还当是你肚子里呢,显然是在睡懒觉,叫懒哥儿好不好?”
        
“不许,不许这么叫我的孩子!我们小哥儿不懒,就是一时睡迷糊了,对不对?他也是个乖孩子,好乖好乖的。”
        
……
        
一屋子太医宫nv,都听得落下泪来。
        
长春道长轻声在外头诵起祈福经文,声音苍老,却平和安定。
        
琴姐儿在外头听着,顿时含泪,望着苍天跪下了。
        
“老天爷,求您老人家,保佑我小弟弟,让他快点醒来啦。琴姐儿愿意把寿命分给……”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徐太后抹着眼泪,也跟着跪下了,“老天爷,你要带,把我带走吧。我活够了,把我小孙孙留下吧。他才多大啊,还没睁眼看过一眼人呢!”
        
所有人都跪下了。
        
流着眼泪祷告上苍,把孩子留下吧,留下吧!
        
帝后在那儿忙活了快半个时辰,在闵柏和美娘都快要绝望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声大喝。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您的海船回来啦!”
        
闵柏听得手一抖,下手就重了。
        
殿外来报信的侍卫,只听说皇后娘娘终于平安生下小皇子,他原本还想来个喜上加喜。
        
因人人都在揪心小皇子,也无人阻拦。
        
等报完喜信,这侍卫才留意到宫中非同寻常的压抑气氛。
        
这,这是怎么了?
        
侍卫莫名,“是,真是皇后娘娘派出去的船,雷长庚和葛秀才出海的船,回来了……”
        
绣花针落地都能听见声响的大殿里,突然传出一声小猫似的哭泣。
        
然后是燕武帝狂喜的声音,“孩子活了!美娘你看,孩子活了!”
        
美娘紧紧抱着终于哭出声来的y子,放声大哭。
        
太医赶紧上前,接过小皇子检查身t。
        
太不容易了,这简直是奇迹!
        
出生半个时辰都没有动静的孩子,竟然也能活。
        
这是帝后感动了上苍啊!
        
“孩子哭出声就有救了。娘娘,我们就是拼出x命,也必会留下小皇子!”
        
燕武帝偷偷拭去眼角泪花,大笑出声,“他们这辈刚好随水,三皇子看来与海有缘,就叫海哥儿吧。他们这一走这些年,都带回来了什么好东西?”
        
挺多的。
        
珠宝香料,可谓是满载而归。
        
但最让帝后珍视的,是他们弄来的航海图,还有植物种子!
        
尤其有一样稻谷种子,听说产粮周期短,结穗多。是他们好不容易才编进竹筐底下,夹带回国了。
        
当然,这些种子不一定都能活。但只要能给大燕增添j种作物,那就是功德无量啊!
        
然后,长春道长也终于有时间,献上他的书了。
        
是他毕生行医的积累,这些年,他窝在代州不动,就是为了写这本书。
        
比起之前的卫生防疫小册子,更全面更仔细,里面还详细记载他多年研究出的偏方秘方。
        
如今,老真人无s的全然把它们公开了。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学习,并掌握。若能多救j条x命,也是功德无量。
        
只是美娘看着书册作者一栏,赫然还写着迎春居士,与原林居士,诧异了。
        
她知道这些年谭迎春一直有跟长春道长通信,说些卫生医疗方面的事情。列上迎春居士,并不奇怪。
        
可列上自己,就没必要了吧?
        
这原林二字,天下人一看,皆知是她。若说拍马p,长春道长还真不是这种人。
        
长春道长笑道,“娘娘虽然没有涉及里面的内容,可这些年要不是有您的鼎力支持,老道哪有闲心写下这么一本书?就算写,也是不齐全的。如今列上娘娘名字,老道还有一层s心,便是想将出版之事,尽数拜托娘娘。老道能在闭目前,看到这套书出版,便余愿已了。”
        
好吧,想着皇上那点子家底,美娘把这差事接了下来。
        
而后,谭迎春得知,自己居然能在这时代出本书,留下些除了孩子之外,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点东西,可是高兴得又哭又笑。
        
弄得俞宪父子都直嚷嚷,说她“疯魔”了。
        
不过爷儿j个s底下高兴得很,也倍觉骄傲。
        
家里的nv人很争气啊,他们很有面子呢。
        
还主动表示,等书印出来,他们要买个一百套,留着传家送人!
        
只后来过于显摆,不意把岳父外祖谭大人给招得红了眼。
        
特意来信表示,nv儿是他家养的,为何不g脆冠以谭氏大名?要是nv婿不同意,外孙你们要替你们娘发声哪!
        
这事要如何解释,谭迎春留到后面头疼。
        
如今的她,疯魔过后,也要给皇后娘娘打点贺礼了。
        
三胞胎啊!
        
全是小皇子。
        
美娘这一胎生得,大燕上下可是心f口f。
        
百姓们是衷心羡慕,朝臣们再也不敢提选嫔妃入宫的话了。
        
一胎三子,皇后娘娘这是石榴花神关照吧?怎么这般好运?
        
如此多子,宜室宜家,哪个妃嫔有这本事?
        
皇后娘娘居功至伟,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甚至有臣子,仗着跟皇上熟,偷偷打听起生子秘方来。
        
燕武帝可是骄傲得不得了。
        
才不告诉你们!
        
这样的好媳f,是那么容易娶着的么?
        
御花园的吉祥乔二,美滋滋的给皇后娘娘献上三盆盛开的白茶花。还顺便跟着二位小公主,去看了一回小皇子们。
        
后来据他透露,小皇子都生得好看极了,跟皇上简直一模一样!
        
我的天,
        
皇上一张脸,已经很能打了。
        
再来三个……
        
不得了,臣民们好期待看到小皇子们长大的画面!
        
可又有人忧心忡忡,既然如此,将来继承皇位,要怎么分得清谁是谁?
        
呵呵。
        
燕成帝冷笑,这样天大的秘密,朕会告诉你们吗?
        
哼!
        
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