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天下第二美 第68章 礼到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2 10:19:32
        
.
        
船上。
        
虽然项大羽合的香料不怎么好,但总能驱驱恶臭。也大概是事情办得顺利,心情愉悦。所以回程的时候,秋大姑半点没吐。还挺有心情的跟两小只,答疑解惑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是咏梅的,而梅姨的名字里有个梅字,铺子又起名叫故园。
        
当日听美娘一说,秋大姑就觉得,大概是从这首词里化出来的。
        
而她,应该是个经历过挫折,又不失傲骨的女子。
        
等见到本人,果然如此。
        
她若果真是个铁石心肠,或是全然麻木的世俗女子,就不会被美娘一副不那么值钱的手串感动。
        
所以,秋大姑最后才另送了一首咏梅诗。
        
因那首《卜算子》,最后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透着一份决绝,与死不回头的倔强。
        
但她送的咏梅诗,最后却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更着重于,在经历重重波折后,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是寄望于未来,透着一份希望。
        
所以才格外打动梅姨的心。
        
郑飞扬明白了,“不管什么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都需要有个盼头。所以大姑送这诗,也是安慰她的意思。只是没——”
        
没啥用哇!
        
就这轻飘飘几句话,还白骗了那些好布和月饼。
        
心疼梅姨,亏大了。
        
美娘却拿小白眼戳着他道,“也不能说没用,起码让她心里好过了呀。好比你难受的时候,不也想找个人说说,哭一场么?你看梅姨这辈子见过多少人,可你不会说那首诗,我也不会。偏大姑知道,还适时说了出来,说到她心坎里。人家才心甘情愿送上这么多好东西,这就是本事。”
        
嗳!
        
小丫头越发上道了。
        
秋大姑得意道,“古来多少名臣武将,最初不就是因为旁人的几句话,才开始立志发奋?远的不说,就说那青楼或是官场上。是最美貌,最有本事的人最受宠,最得重用么?非也。
        
青楼女子讲究一个知情识趣,官场中人讲究一个审时度势。无非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能说出合适的话,站在合适的位置上罢了。小子,学着些吧!没事多读书,总会用得上的。”
        
道理,郑飞扬是听明白了。
        
可拿官员和青楼女子作比,真的好吗?
        
官员们会哭的!
        
不过提到书,美娘却有样礼物,要送给郑飞扬。
        
“本打算中秋给你的,先给你吧。就这么薄薄一本,足足一两银子呢!”
        
《孙子兵法》。
        
郑飞扬听说过,可从未看过。
        
崭新的一本书,带着油墨香摊在面前,他觉得受之有愧,“我都没送过你什么好东西……”
        
美娘顽皮一笑,“教会小玄子和小桂子,中秋节给我行礼就好了。”
        
“那是我的狗,不许乱教!”
        
秋大姑瞪两小一眼,又揭美娘老底,“她给个陌生人都借出一百两银子,给你买本书怎么了?要不是你,她一人敢去接这生意么?谢她?哪天给她卖了,还替她数钱呢!”
        
谁知挑拔不成,傻小子还憨憨道,“没事儿。美娘妹妹要是想卖,我就给她数钱。”
        
秋大姑受不了了,“她这么好,你娶回去得了!我替你们保大媒。”
        
傻小子更憨的抓了抓头,“可她是美娘妹妹呀,我怎么能娶妹妹呢?”
        
美娘撅嘴,“小飞哥哥都看不上我,怎么办?我好可怜呀!”
        
郑飞扬被逗得捧腹大笑。
        
但日后这一幕,却成为他心底永久的伤。
        
每每想起,就痛彻心扉。
        
若是他答应了,那么好的美娘妹妹,他当时怎么就不知道答应呢?
        
汉王府。
        
刚刚悄摸回府的汉王殿下,就收到礼物啦!
        
有小美人给老张瑞姑他们带的鞋垫,平安结,还有一些自家晒的豇豆条啦,葫芦干啦,茄子条啦,俱是些寻常物件,实在没什么特别。
        
哦,有一个特别的。
        
里面有一只络子,是用青金两色丝线,打出两只小巧青柿,伴着柄金如意。
        
取事事如意的兆头,雅致而精致。单独装了起来,也没写给谁。
        
闵柏喜孜孜瞧过,拿起就挂腰上了。
        
还挺腰凸肚的在小太监面前显摆,“好看不?”
        
好看又不分我一半。
        
平安偷偷撇着嘴,就想把其他东西收走。
        
因怕搞乱了,这些东西给谁,美娘都细心做了标记的。
        
可小殿下不乐意了,“你拿哪儿去?这都是孤的!”
        
脸要不要这么大?
        
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您一个殿下,好意思跟下人们抢吗?
        
平安木着脸,把那些标记指给人看。
        
小殿下皱着眉头,不大高兴的盯着那些东西看了一会儿。
        
“那就给他们拿去吧,菜要留下。那个豇豆条拿去烧肉,正好孤晚上想吃。”
        
啧啧,瞧这勉强的样子哦。
        
说得堂堂王府,好似连个豇豆条都没有似的。
        
小太监鄙视一扫,把菜干收起来了。
        
可这样一来,剩下孤零零几样东西,着实有些寒酸。
        
闵柏挠头,“唔,一人赏他们一两银子,别说孤占他们便宜。”
        
这便宜都占完了,才来说这话?
        
再说赏人也是要有理由的,这无缘无故的,干嘛打赏?
        
偏心眼!
        
闵柏虎着脸道,“什么事都孤自己想,还要你干嘛?”
        
小太监气急,故意说反话,“那就赏他们之前送人回乡,差事当得好吧。”
        
这隔了几个月,你不怕牵强就好!
        
小殿下显然不怕,“这个好!不过孤之前没赏过他们吗?”
        
小太监冷漠脸,“殿下不是最讲规矩的吗?从前可没这个例。”
        
小殿下象看着迂腐老儒,痛心疾首。
        
“可这事本来就是个特例啊!你家殿下又不是天天跳水捞人的?统共就这么一个。赏一回又怎样?”
        
敢不敢再偏心一点?
        
小太监吐血。
        
恰在此时,府台何大人来了。
        
老大人喜滋滋,也是来送礼的。
        
燕成帝从京城给他们母子送来中秋节的赏赐,还有给儿子的回信与嘉奖。
        
当然,爱屋及乌,皇上也很大方的对儿子身边这帮官员,多有夸赞。
        
但小殿下的关注重点,只有一个。
        
“那就是说,给那小……民女的赏赐也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